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三卷(555c—555d)

发布时间:2025-01-19  阅读:80次
 

555c.男人和女人都是如此被造的,以致他们可以为二,但却为一,这一点从《创世记》明显看出来,其中论到这两者的创造,经上说: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人,乃是照着神的形像创造他;祂创造了他们,有男有女。(创世记1:27; 5:2)

后来说:

那人说,现在,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因此她可以称为妻子,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他们要成为一个肉体。(创世记2:23, 24; 马可福音10:69)

此处男人或人表示教会,无论总体还是具体。具体的教会就是教会之人,或有教会在里面的人。“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人”表示照着天堂的形像;因为“神”,也就是复数形式的耶洛因(Elohim),表示构成天堂的神性发出或发出的神性,作为一个教会的人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因为他对应于天堂的一切事物(参看《天堂与地狱》,712, 5158)。“男人”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属于理解力的真理,“女人”表示属于意愿的良善;经上说妻子是“男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表示这良善,也就是妻子,来自真理,也就是男人。“骨”在被复活,也就是与良善结合之前,表示真理,就是人的记忆真理;由于一切良善都从真理形成,所以经上说:“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表示真理必须属于良善,因此这两者都必须成为一种良善;这由“他们要成为一个肉体”来表示,“肉体”表示良善,也表示一个人。但除了少数人外,此处所说的话无法进入人的理解力,除非知道《创世记》头两章论述的主题是教会之人的新造,也就是重生。第一章论述了他们的重生,第二章论述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男人和女人”,或“男人和妻子”在灵义上表示真理与良善的结合,该结合被称为天堂的婚姻。当人重生,并成为一个教会时,他就进入该婚姻;当人处于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时,他就重生了,并成为一个教会,这由“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他们要成为一个肉体”来表示。不过,对这些事的更清晰概念可从《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一书关于以下主题所说的获得,即:良善与真理(NJHD 1119);意愿与理解力(NJHD 2833);重生(NJHD 173182);以及真理所源于的良善(NJHD 24)

由于“男人和女人”表示真理与良善的结合,所以当摩西看见以色列人自作主张掳掠了他们仇敌米甸人的女子时,他就叫他们把一切与男子同寝、亲近男人的女人都杀了;但他们可以让没有亲近男人的女子存活(民数记31:17, 18)。经上之所以吩咐这些事,是因为与男人结合的女人表示在对真理的情感,或对与真理结合的情感方面的教会;但与米甸男人结合的女人表示被玷污的良善。因为米甸人代表、因而表示因不是来自良善而不是真理,因而是虚假的真理。这就是为何亲近男人的女子要被杀,而没有亲近男人的女子则可以存活。“米甸女子”表示被虚假玷污的良善,因而表示被玷污和亵渎的良善,这是污秽的通奸,这一点从关于以色列人与米甸女子行淫乱的记载(民数记25)明显看出来。

人若不知道“女人”表示对真理的属灵情感,也不知道每个人所拥有的邪恶和虚假都在属世人中,无一在属灵人中,就不可能知道摩西五经关于被掳女子所写的是什么意思:

若你从仇敌那里在被掳的人中看见美丽的女子,恋慕她,要娶她为妻,就可以带她到你家中间,她要剃头修指甲;从她身上脱去被掳时所穿的衣服,为自己的父母哀哭一个月,然后,你就可以进去亲近她,她要作你的妻子。(申命记21:1113)

“女子”表示对真理的属灵情感方面的教会,或教会之人所拥有的对真理的属灵情感;而“美丽的被掳女子”表示有对真理的渴望或情感在里面的外邦人的宗教或宗教原则;“她被带到家中间,剃头修指甲,然后脱去被掳时所穿的衣服”表示被引入教会的内层或属灵事物,并通过它们弃绝属世和感官人的邪恶和虚假;“家中间”表示内层事物,也就是属灵事物;必须剃的“头发”表示属世人的虚假和邪恶;必须修的“指甲”表示感官人的虚假和邪恶;“被掳时所穿的衣服”表示一个出于情感渴望真理的人可以说被掳所在的宗教虚假。因此,这一切,无论后者还是前者,都必须被弃绝,因为它们在属世和感官人中,如前所述。她要“为自己的父母哀哭一个月”表示人的宗教邪恶和虚假必须被遗忘;“然后,这人就可以进去亲近她,她要作他的妻子”表示因此真理,也就是这“人”,就能与对它的情感,也就是“妻子”结合。

没有人能知道为何赐下这条律例,除非他从灵义知道“从仇敌中被掳的女子”、“家中间或至内在”、“头发”、“指甲”和“被掳时所穿的衣服”表示什么,并且还要对真理与良善的结合有所了解,因为圣言关于婚姻的戒律都建立在这个结合的基础上。在对真理的情感方面的教会也由身披日头,艰难生产的妇人来表示,当她生男孩时,龙就站在她面前,后来她逃到旷野(启示录12:117)。此处“妇人”表示教会,她所生的“男孩”表示真理的教义,这一点将在下面的解释中看到。

555d.“女人”(或妇人、妇女等)因表示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情感方面的教会,或教会之人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情感,故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欲望;因为圣言中的大多数事物也有反面意义。在以下经文中, “妇女或妇女们”(或妇人、女人等)就表示这一点。耶利米书:

他们在犹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上所行的,你没有看见吗?儿子们捡柴,父亲们点火,妇女们抟面作烙饼,献给天后,又向别神浇奠祭。(耶利米书7:17, 18)

没有人能知道,这段预言涉及什么,除非他知道“犹大城邑”、“耶路撒冷街”、“儿子们”、“父亲们”和“妇女们”表示什么,也知道“捡柴”、“点火”、“抟面”、“烙饼”、“天后”和“奠祭”表示什么。但当知道这一切表示什么,并将所提到的这一切换成相应的含义时,这段经文所包含的灵义就由此产生了。“犹大城邑”表示教会的教义;“耶路撒冷街”表示这些教义的真理,但在此表示虚假。“儿子们”表示那些处于教义真理的人,但在此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当他们从邪恶为自己获得虚假时,经上就说他们“捡柴”。“父亲们”表示那些处于教会良善的人,但在此表示那些处于邪恶的人;当他们出于对邪恶的爱而赞成并激发邪恶时,经上就说他们“点火”。“妇女们”表示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情感,但在此表示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欲望;当这些人出于虚假并根据虚假编造教义时,经上就说他们“抟面”。“作烙饼,献给天后”表示敬拜各种地狱的邪恶,“作烙饼”表示出于邪恶敬拜,“天后”表示整体上的一切邪恶,因为“天后”与“天上万象”具有相同含义。“向别神浇奠祭”表示出于虚假敬拜,“别神”表示地狱的虚假,因为“神”在好的意义上表示神性真理的发出,或发出的神性真理,但“别神”表示地狱的虚假,也就是来自邪恶的虚假。

以赛亚书:

至于我的百姓,小孩子是欺压他们的,妇女们辖管他们。我的百姓啊,引导你的使你犯错,并毁坏你行径的道路。(以赛亚书3:12)

“欺压的”、“小孩子”和“妇女们”表示那些侵犯、不知道和扭曲真理的人,“欺压的”表示那些侵犯真理的人;“小孩子”表示那些不知道真理的人;“妇女们”表示歪曲真理的欲望;“使你犯错的引导你的”表示那些教导的人;“毁坏你行径的道路”表示引导的真理不为人知。

同一先知书:

当收成枯萎,破碎时,妇女们要来点火烧着,因为这不是聪明的百姓。(以赛亚书27:11)

这些话论及荒废的教会;“收成枯萎”表示被邪恶之爱摧毁的良善之真理;“点火烧着的妇女们”表示吞噬净尽的对虚假的欲望。

又:

安逸的妇女们啊,起来听我的声音;自信的儿子们啊,侧耳听我的言语;葡萄收割必断绝,收成必不来。(以赛亚书32:9, 10)

“安逸的妇女们”表示那些对教会的荒废毫不关心之人的欲望;“自信的儿子们”表示那些信靠自我聪明之人的虚假;“妇女们和儿子们”表示教会中所有这样的人,无论男女;“葡萄收割必断绝,收成必不来”表示必不再有任何教会的真理,因为“葡萄收割”与“葡萄酒”都表示教会的真理,这清楚表明它的“收成”表示什么。

以西结书:

一个人若是公义,未曾在山上吃过,未曾向以色列家的偶像举目,未曾玷污同伴的妻子,未曾亲近经期妇人。(以西结书18:5, 6)

“义人”被描述为一个“未曾在山上吃过”的人,这表示他的敬拜不是出于地狱之爱,因为“在山上献祭”、“吃祭物”就具有这种含义;“未曾向以色列家的偶像举目的”表示敬拜不是出于教义虚假的,因为“偶像”表示教义的虚假,“以色列家”表示这些虚假所在的被扭曲的教会;“未曾玷污同伴的妻子的”表示没有篡改教会和圣言的良善的;“未曾亲近经期妇人的”表示没有因对虚假的欲望而玷污真理的。

耶利米哀歌:

在我民的女儿遭破毁时,慈心的妇人亲手煮自己的儿女,叫儿女为他们作食物。(耶利米哀歌4:10)

这些话表示通过虚假,并占有这些虚假而对来自圣言的教义真理和良善的摧毁,以及随之而来的教会的荒废。“慈心的妇人”表示对貌似真理的虚假的情感;“煮自己的儿女”表示通过虚假摧毁来自圣言的教义真理和良善;“为他们作食物”表示占有虚假;“我民的女儿遭破毁”表示教会的荒废。启示录 (14:4; 17:3)中的“女人或妇女”也表示恶欲;对此,可参看后面的解释。


上一篇:第三卷(555a—555b)

下一篇:第三卷(556a—556b)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悔改和...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悔改和...
十诫(17)1
十诫(16)4
十诫(16)3
十诫(16)2
十诫(16)1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