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a.“把那捆绑在幼发拉底大河的四个天使释放了”表示基于属于感官人的谬误、以前不被接受的推理。这从“在幼发拉底大河的四个天使”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幼发拉底大河的四个天使”是指基于属于感官人的谬误的推理(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由于基于这些谬误的推理以前在教会不被接受,所以经上说这些天使被“捆绑在”那河,说他们有“四个”,是由于虚假与邪恶的结合,因为在圣言中,这个数字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在反面意义上,如此处,则表示邪恶与虚假的结合(参看AE 283a, 384, 532节)。前文论述了处于邪恶之虚假的感官人,还论述了感官人所处的说服的效果;因此,接下来论述的是来自感官人的推理。由于感官人只基于诸如在世上显现在感官面前的那类事物来推理,所以每当它推理属灵事物,也就是天堂和教会的事物时,它就基于被称为感官谬误的谬误推理;故此处说基于属于感官人的谬误的推理。不过,关于这些谬误和基于它们的推理,下文会说得更详细。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教会在末期的状态,当教会之人因变得感官化而基于感官谬误推理时,这种状态就会存在;当他们基于关于天堂和教会的事物的这些谬误来推理时,他们根本什么都不信,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明白。在教会,众所周知,属世人感知不到天堂的事物,除非主流入并光照,这种流注通过属灵人发生;感官人更感知不到这些事物,或更不能明白并相信,因为感官层是属世层的终端;对它来说,被称为属灵事物的天堂事物完全处在幽暗之中。关于属灵事物的真正推理源于天堂进入属灵人,并由此经由理性人进入属世人的知识和认知(或科学)的流注,属灵人通过这些知识(或科学)和认知来确认自己。对属灵事物的这种推理方式符合秩序。但属世人、尤其感官人对属灵事物的推理完全违反秩序;事实上,属世人不能流入属灵人,也不能从它自己看到那里的任何事物,更不用说感官人了,因为物质流注是不存在的。但属灵人能流入属世人,并从属世人流入感官人,因为属灵流注是存在的。关于这个主题,详情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51, 277, 278节)。
由此清楚可知,接下来的事是什么意思,即:在教会的末期,人从肉体-感官层,因而从感官谬误来谈论并推理属灵事物,或天堂和教会的事物;因此,尽管那时,人在谈论时赞成神性事物,但在思考时却不赞成它们;因为人能从身体以一种方式谈论,而在灵里却以另一种方式思考;从肉体-感官层思考的灵只能以违背神性事物的方式来思考;他仍能从肉体-感官层来谈论赞成它们,这尤其是因为对他来说,神性事物是获得荣誉和利益的手段。每个人都拥有两种记忆,一种属世记忆和一种属灵记忆;他能出于这两种记忆来思考,当他与世人说话时,出于属世记忆思考,但当他出于灵说话时,却出于属灵记忆思考。然而,人很少出于他的灵与别人说话,他只出于灵与他自己说话,这就是思考。感官人出于他们自己的灵只能以赞成自然,因而赞成肉体和世俗事物的方式与自己说话或思考,因为感官人从感官层,而不是从属灵层来思考;事实上,他们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属灵层,因为他们关闭了自己里面的属灵心智,而天堂凭它的光流入属灵心智。
不过,让我们继续解释这些话,即:“听见有声音从金坛的四角出来,对第六位天使说,把那捆绑在幼发拉底河的四个天使释放了。”“幼发拉底河”表示理性层,因而也表示推理;这就是这河的含义,因为它把亚述和迦南地分开了,而“亚述”表示理性层,“迦南地”表示属灵层。除了海以外,还有三条河形成迦南地的边界,即:埃及河、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埃及河”表示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幼发拉底河”表示属于人并源于知识(或科学)和认知的理性层;“约旦河”表示进入内在或属灵教会的入口;因为流便和迦得支派,以及玛拿西半支派所在的约旦河另一边的地区,有分配给他们的产业,这些地区表示外在或属世教会;这河因在这些地区和迦南地之间,并提供一个通道,故表示从属世的外在教会进入属灵的内在教会的入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洗礼在那里被设立,因为洗礼代表人的重生,属世人通过重生被引入教会,并变得属灵。
这解释了在圣言中,这三条河表示什么。迦南地以外的所有这些地方,都表示诸如属于属世人的那类事物,而迦南地以内的地方表示诸如属于属灵人的那类事物,因而表示天堂和教会的事物。因此,这两条河,即埃及河(或尼罗河)和亚述河(或幼发拉底河)表示教会的终止之处,也表示引入教会。此外,“埃及河”所表示的认知和知识(或科学)就是那引入之物,因为没有认知和知识(或科学),没有人能被引入教会,也没有人能感知属于教会的事物。事实上,属灵人通过理性人在知识中看到它的属灵事物,就如同人在一面镜子中看到自己,并且属灵人在这些知识中承认它自己,也就是承认它自己的真理和良善;此外,它还通过认知和知识或科学,包括从圣言所知道的和从世界所知道的,来确认它的属灵事物。
但“亚述河”(或幼发拉底河)表示理性层,因为人通过理性层被引入教会。理性层是指属世人基于认知和知识的思维,因为一个充满知识(或科学)的人能看到一系列的事物,也就是说,从最初事物和居间事物一直看到被称为结论的最后事物,因此能分析排列、反思、分离、结合事物,最终在它们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甚至直到进一步的目的,最后直到最终目的;这最终目的就是他所爱的功用。这就是理性层,理性层照着功用,也就是他所爱的目的而被赋予每个人。由于每个人的理性层照着他的爱之功用到来,所以它就是属世人出于天堂之光的流注的内层思维;由于人通过理性思维被引入属灵思维,并成为一个教会,所以这河表示那进行引入的属世层。
理性是一回事,属灵是另一回事;每个属灵人也都是理性的,但理性人不总是属灵的,因为理性人,也就是它的思维在属世人中,而属灵人在理性人之上,并通过理性人进入属世人,进入属世人的记忆的认知和知识或科学。
但必须知道,理性层并不将任何人引入属灵层;说它能引入,只是因为这是表象。事实上,属灵层通过作为媒介的理性层流入属世层,以这种方式引入。属灵层是流入的神性,因为它是天堂之光,也就是发出的神性真理,这光经由被称为属灵心智的高层心智流入被称为属世心智的低层心智,并与该心智结合,通过这种结合使属世心智与属灵心智构成一体;引入就是这样实现的。由于对人来说,通过他的理性层进入属灵层违反神性秩序,所以灵界有天使守卫,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这清楚表明,被捆绑在幼发拉底河的“四位天使”表示什么,以及后来“释放”他们又表示什么。被捆绑在幼发拉底河的“四位天使”表示守卫,免得人的属世层进入天堂和教会的属灵事物,否则就只有错误和异端,最终只有否认。
此外,灵界既有通往地狱的路,也有通往天堂的路,以及从属灵事物通往属世事物,由此通往感官事物的路;这些路上也有守卫,免得有人朝相反的方向走,因为他由此会陷入异端和错误,如刚才所述。这些守卫在教会建立之初由主设立,并得到维持,免得教会之人从他自己的推理或理解来入侵圣言、因而教会的神性事物。但最终,当教会之人不再是属灵的,而是属世的,并且许多人是纯感官的,因而从属灵人进入属世人的路没有向教会之人打开时,这些守卫就被移除了,道路就会打开,他们在这些打开的道路上按相反的秩序行进,这是通过基于谬误的推理做到的。正因如此,教会之人嘴上说赞成神性事物,而心里却思想反对它们,也就是说,他出于身体赞成神性事物,出于灵却反对它们;因为出于属世和感官人对神性事物的推理就具有这种效果。由此可见,被捆绑在幼发拉底河的四位天使,以及他们的释放是什么意思。
569b.“幼发拉底河”表示理性人,通过理性人才有一条从属灵人进入属世人的道路,这一点可从以下圣言经文清楚看出来。摩西五经:
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种,从埃及河直到大河,幼发拉底河。(创世记15:18)
按字义,这些话描述了迦南地的延伸,但按内义,它们描述了教会从它的第一个边界到最后一个边界的延伸;它的第一个边界是属于属世人的认知能力(或科学),另一个边界是属于思维的理性人。第一个边界,就是属于属世人的认知能力或科学,由“埃及河”,即尼罗河来表示,而属于思维的理性人由“亚述河”,即幼发拉底河来表示;“迦南地”所表示的属灵教会就延伸到这两者,教会之人的属灵心智同样延伸到这两者。这两者,即认知能力或科学和理性人,都在属世人里面,属世人的一个极限是知识或科学和认知能力,另一个极限是直觉和思考能力,当属灵人流入属世人时,它就流入这两个极限。耶和华与亚伯兰所立的“约”就表示主通过这些与教会的结合。这就是这些话在内义上的含义,而在至高意义上,它们表示神性本质与主之人身的合一;《属天的奥秘》(1863–1866节)根据这层意义解释了这些话。
撒迦利亚书:
祂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撒迦利亚书9:10; 诗篇72:8)
这话论及主及其掌管天地的权柄;“从这海管到那海”表示属世事物的延伸,“从大河管到地极”表示理性和属灵事物的延伸(也可参看AE AE 518c节)。
摩西五经:
迦南人的地和黎巴嫩,直到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看哪,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进去得这地为业。(申命记1:7, 8)
申命记:
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都必属于你们,从旷野和黎巴嫩,并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直到最远的海,都要作你们的疆界。(申命记11:24)
约书亚记:
从旷野和这黎巴嫩,直到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都要作你们的疆界。(约书亚记1:4)
这些经文描述了教会从一个极限到另一个极限的延伸;其中一个极限就是认知能力和知识或科学,由“黎巴嫩”和“海”来表示;另一个极限是直觉和思考能力,由“幼发拉底河”来表示;迦南地的延伸表示教会的延伸,因为在圣言中,“迦南地”表示教会。经上两次提到河,即“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是因为“大河”表示属灵事物进入理性事物的流注,“幼发拉底河”表示理性事物进入属世事物的流注,因此这两者表示属灵事物通过理性事物进入属世事物的流注。
弥迦书:
当那日,人必从亚述,从埃及的城邑,从埃及到大河,从这海到那海,从这山到那山,都归到你这里。(弥迦书7:12)
这些话描述了主在外邦人当中建立教会,“那日”表示主的降临;“人必从亚述,从埃及的城邑,从埃及到大河”表示教会在他们当中从一个极限到另一个极限的延伸;“从这海到那海”表示真理从一个极限到另一个极限的延伸,“从这山到那山”表示良善从一个极限到另一个极限的延伸。
诗篇:
你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赶出列族,把这树栽上。你打发它的枝子到大海,打发它的嫩枝到大河。(诗篇80:8, 11)
“神从埃及挪出的葡萄树”是指以色列人,也表示教会,因为“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这教会也由以色列人来表示。由于教会被称为“一棵葡萄树”,所以经上说“你把这树栽上,你打发它的枝子到大海,打发它的嫩枝到大河”,这话描述了教会的属灵事物的延伸,“海”表示它的一个极限,幼发拉底河所指的“河”表示另一个极限。幼发拉底河,就是从伊甸流出来的第四道河(创世记2:14)也表示理性人,因为“伊甸的园子”(或伊甸园)表示智慧。至于另外三条河表示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107–121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