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三卷(614—617a)

发布时间:2025-01-19  阅读:105次
 

614.10:8.“我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又吩咐我说”表示在仍留在他们身上的对圣言的理解的品质方面,对教会之人的探究。这从之前的事物和本章接下来的事物清楚可知;因为“吩咐他说的天上的声音”涉及这些事物。之前的事物论述了对神性真理或圣言的理解,这可从10: 24清楚看出来,在那里,从天降下的大力天使呼喊的“声音”和七雷的“声音”表示在对圣言的理解方面的教会状态品质的显现(参看AE 601604)。接下来的事物论述了仍留在教会之人身上的对圣言的理解;因为天使手里拿着的“小书卷”表示圣言,“把它吃光”表示探究,“它在口中是甜的,在肚子里是苦的”表示在字义上,它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真理本身在其中的内义上,它并令人快乐。这一点从下文进一步明显看出来。由于这些就是已经论述和尚待论述的事物,所以很明显,“他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又吩咐我说”表示在仍留在他们身上的对圣言的理解的品质方面,对教会之人的探究。

要知道,随着教会之人从内在变得外在,对圣言的理解在教会逐渐消亡;随着教会之人远离仁爱,因而随着他背离信仰的生活,他从内在变得外在。当教会之人是这样时,诚然,他可能会以阅读圣言为快乐,但却不是以属于圣言内层意义的真理本身为快乐;因为正是信仰的生活本身,也就是仁爱,产生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并使它令人快乐。因此,字义上的圣言可能会被喜爱,但只因它能被用来确认源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的虚假,这就是字面上的圣言。其结果是,在教会结束的时候,几乎没有对真理的任何理解了。诚然,那时来自圣言的真理从嘴口里说出来,但却没有对真理的任何概念。我被允许在灵界的许多人身上测试,事实是否如此;结果发现,尽管只要从圣言说话,他们就说真理,但他们仍没有对真理的理解;因此,他们就像空虚的器皿、叮当作响的铃铛,只从诸如他们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那些东西说话,根本不从对理解或意义的任何感知来说话。当人具有这种品质时,他就无法从内在拥有任何属天和属灵之物了,只有来自肉体和世界的属世之物,当属世之物与属天和属灵之物分离时,它就是地狱的。由此可见,在下文,给约翰吃了在口中甜如蜜,但使他肚子发苦的小书卷是什么意思。

615.“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拿过来”表示主向天堂和教会显现的圣言。这从“展开的小书卷”、“手中拿小书卷的天使”、“海、地”和“踏它们”的含义清楚可知:“展开的小书卷”是指显现的圣言(参看AE 599);“手中拿小书卷的天使”是指圣言方面的主(参看AE 593);“海、地”是指天堂和教会(参看AE 600);“踏它们”是指它们里面的一切事物都服从于主(参看AE 606)。由此可见,“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表示主向天堂和教会显现的圣言。下文将解释“拿去,把它吃光”的含义。

616.10:9.“我就走到天使那里,对他说,请把小书卷给我”表示从主感知圣言品质的能力。这从“走到天使那里,说,请把小书卷给我”的含义清楚可知,“走到天使那里,说,请把小书卷给我”在最近的意义上是指服从命令,因为他被吩咐去拿它;但在更远的意义,也就是内层意义上,这话表示从主感知圣言品质的能力。主将感知这品质的能力赐予每个人,但却没有人感知它,除非他愿意貌似凭自己去感知它。人必须有这种回应的能力或行为,才能接受感知圣言的能力;除非一个人愿意貌似凭自己如此行,否则这种能力不可能归给他;因为要实现这种归给,就必须有一个主动作用和回应能力。主动作用来自主,回应能力也来自主,但后者看上去来自人;因为主自己赋予了这种回应能力,因此它来自主,而非来自人;但由于人只知道他从自己活着,因而只知道他从自己思考和意愿,所以他必须仿佛从适合自己生命的东西来使用这种回应能力;当他如此使用它时,它才第一次被植入他,与他结合并归给他。

人若以为没有这种反作用或回应的能力,神性真理和良善也流入人,就大大受骗了,因为这会让人垂下双手,等候直接流注,如那些完全将信与仁分离,声称仁之良善,也就是生活的良善,无需人的意愿这一方的任何合作就会流入的人所认为的;而事实上,主教导,祂不断站在门外叩门,人必须打开门,祂才能进入那开门的人(启示录3:20)。简言之,主动和回应构成一切结合,或说是一切结合的原因,而主动和纯粹的被动不会产生任何结合;事实上,当原动力或主动力量流入纯被动之物时,它会流过去,并消散,因为被动者会屈服和后退。但当原动力或主动力量流入也是一个回应者的被动者时,它们就联结起来,这两者仍旧结合。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进入人的意愿或爱的流注也是如此。因此,当神性只流入理解力时,它会流过去,并消散;但当它流入意愿,就是人的自我所居的地方时,它仍旧结合。由此可见,经上首先说“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拿过来”,后来说他“就走到天使那里说,请把小书卷给我”,然后天使说“你拿去,把它吃光”涉及什么样的内在事实,因为这是对反作用和回应能力的描述。由此可知,这些话表示从主接受和感知圣言品质的能力。圣言的其它经文也以同样的方式描述了对神性流注的接受。

617a.“他对我说,你拿去,把它吃光”表示他应阅读、感知和探究圣言,就是圣言的内层和外层品质。这从“他对我说,拿小书卷”和“吃光”的含义清楚可知:“他对我说,拿小书卷”是指赋予感知圣言品质,也就是现在教会对圣言的理解的品质的能力(参看AE 616);“吃光”或吞吃是指结合,或归给人自己,由于圣言通过阅读和感知与人结合,所以“吃光”或“吞吃”在此表示阅读和感知。“吃光”在此也表示探究,因为后来经上补充说“小书卷会使他肚子发苦”,并感觉在他“口中甜如蜜”,这表示在对圣言的内层和外层的理解方面,对圣言品质的探究。肚子和肚子发苦表示它的内层品质,在口中感觉甜如蜜表示它的外层品质。由此可见,“他对我说,你拿去,把它吃光”表示他应阅读、感知和探究圣言,就是圣言的内层和外层品质。

圣言经常提到“吃”与“喝”,人若不知道灵义,会以为这些词仅仅是指属世的吃与喝;而“吃”与“喝”表示属灵地滋养人自己,因而表示将良善和真理归给人自己,“吃”表示将良善归给人自己,“喝”表示将真理归给人自己。人若相信圣言也是属灵的,就能明白,“吃”与“喝”,正如“饼”、“食物”、“酒”、“喝”,表示属灵的滋养;否则,圣言只是属世的,不是属灵的,因而只是给属世人的,不是给属灵人的,更不是给天使的。前面频繁说明,“饼”、“食物”、“酒”、“喝”在灵义上表示心智的滋养;还说明圣言处处都是属灵的,尽管它在字义上是属世的。属灵地滋养是指被教导和充满,因而是指知道、理解并变得智慧。除非一个人享受这种滋养与身体的滋养,否则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野兽。这就是为何那些将一切快乐都置于盛宴和宴会,天天放纵味蕾的人在属灵事物上很迟钝或愚蠢,无论他们多么能推理世界和身体的事物;因此,死后他们过着一种野兽般的生活,而不是人类的生活,因为他们拥有疯狂和愚蠢,而不是聪明和智慧。说这些话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此处“把小书卷吃光或吞吃”表示阅读、感知和探究圣言,因为从天降下的天使手中的“小书卷”表示圣言,如前所述。此外,人不可能属世地吃或吞吃一本书,因而吞吃圣言;这也清楚表明,此处“吃”表示属灵地滋养。

在圣言中,“吃”、“喝”表示属灵地吃、喝,也就是被教导,并通过教导和生活使自己充满良善和真理,将它们,因而将聪明和智慧归为己有,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耶利米书:

你的话必被得着,使我可以吃它们,你的话对我来说,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利米书15:16)

此处“吃”明显表示属灵地吃,属灵地吃就是知道、感知并占有,因为经上说:“使我可以吃你的话,你的话对我来说,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神的话”表示祂的戒律或神性真理。这与主对试探者所说的话意思一样: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3, 4; 路加福音4:4; 申命记8:3)

约翰福音:

不要为那必消亡的食物劳碌,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碌。(约翰福音6:27)

主对门徒说的话也一样:

门徒说,拉比,请吃。但祂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门徒就彼此说,难道有人拿什么给祂吃了吗?耶稣对他们说,我的食物就是要遵行差我来那位的旨意,完成祂的工作。(约翰福音4:3134)

从这些经文也明显可知,“吃”在灵义上表示以意愿来接受,并实行,结合由此而来。因为主通过遵行神性旨意而将祂里面的神性与祂的人身结合起来,从而将神性归给祂的人身。出于同样的原因,除了妇女和儿童外,主还用五饼二鱼使五千人吃饱了,他们吃饱之后,又收拾了十二筐零碎(马太福音14:1522; 约翰福音6:5, 13, 23);祂还用七个饼和几条鱼使四千人吃饱了(马太福音15:32)。之所以行这个神迹,是因为以前主一直在教导他们,他们也接受祂的教义,并将它归为己有。这就是他们属灵地吃东西;属世地吃随之而来,也就是从他们所不知的天堂流入他们中间,正如以色列人吃吗哪一样。因为当主愿意时,属灵的食物,也就是真实的食物,但只是给灵人和天使的,就变成属世的食物,就像它每早晨变成吗哪一样。

在路加福音中,“在神国里吃饭”所表相同:

我把国赐给你们,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路加福音22:27, 29, 30)

此处“吃喝”也表示属灵地吃喝,因此“吃”表示接受、感知并占有来自主的天堂良善,“喝”表示接受、感知并占有这良善的真理。“吃”论及良善,因为“饭(或饼、粮等)”表示爱之良善,“喝”论及真理,因为“水”和“酒”表示这良善的真理。同样在路加福音:

在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路加福音14:15)

这就是为何主在那里将神的国比作大筵席,就是那些被邀请的人没有赴,只有那些从街道上被领来的人所赴的大筵席(路加福音14:1624)


上一篇:第三卷(612—613)

下一篇:第三卷(617b)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悔改和...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悔改和...
十诫(17)1
十诫(16)4
十诫(16)3
十诫(16)2
十诫(16)1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