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创世记(2136—2145)

发布时间:2022-11-26  阅读:873次


  

2136.首先,本章论述了在主的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完美合一之前,在人身或人性里面的主的感知状态和那时与神性的交流,这种状态也是主以这些话所论及的: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2137.“幔利橡树”表示那时在人身或人性里面的主的感知状态(1节);祂在这种状态下感知到在祂的人身或人性面前显现的神性(2节);祂对此感到欣喜(3节);并渴望神性通过披上某种属世之物而更接近祂的人身或人性(4节),祂的人身或人性则通过披上属天之物而更接近神性(5节)。用来作哈拉饼的“三斗细面”表示祂所披上的属天之物和由此衍生的属灵之物(6节);“牛犊”表示祂还披上一致的属世之物(7节);结果就是一致,以及神性与人身或人性,并人身或人性与神性的一种交流(8节)。

2138.其次,本章论述了主在这种状态下的感知,也就是说,祂对其理性的感知,这理性要脱去人身或人性,变成神性。

2139.撒拉将要生的“儿子”表示理性要变成神性(10节)。撒拉在那人后面的帐棚门口“暗笑”表示存在于主里面的纯人类理性真理感知不到这一点,因而不相信(10-13, 15节)。证实了主也会脱去这理性真理,并披上神性真理以取代之(14节)。

2140.再次,本章论述了主对人类的悲伤和忧虑,因为人类如此大大充满自我之爱,由此充满出于邪恶和虚假而对别人实施控制的欲望。在这种状态下,祂为人类求情,并保证,那些将与良善和真理同在的人必得救;而按顺序给出的义人的数目则表明这些人是谁。

2141.主对人类的感知是这样:人类沉浸在邪恶和虚假之中,因为“所多玛”是指自我之爱和由此衍生的出于邪恶实施控制的欲望,“蛾摩拉”是指出于虚假如此行(16, 20节)。这一切瞒不了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主,因为祂是一切拯救的手段和源头(17-19节);也就是说,当他们的罪恶达到顶峰时,他们就会受到察罚(20-21节)。当主处于这种感知时(22节),祂为他们求情:首先为那些将拥有真理,并且这些真理充满良善的人求情,他们由“五十”来表示(23-26节);接着为那些将拥有次等的良善,但这良善仍与真理结合的人求情,他们由“四十五”来表示(27-28节);然后为那些经历试探的人求情,他们由“四十”来表示(29节);同样为那些卷入与邪恶的某种争战的人求情,他们由“三十”来表示(30节);之后为那些将有来自某个其它源头的对良善的情感状态的人求情,他们由“二十”来表示(31节);最后为那些将有对真理的情感状态的人求情,他们由“十”来表示(32节);每次的回答都是,他们必得救(26, 28-32节)。这些事完成后,主回到祂以前的感知状态(33节)。这些就是包含在本章内义中的奥秘,这些奥秘从字面上看不出来。

2142.创世记18:1.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那天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

“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表示主的感知;“在幔利橡树那里”表示感知的品质;“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表示那时属祂的神圣;“那天正热”表示由爱产生。

2143.“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表示主的感知。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圣言的历史只是代表,其中的词句表示出现在内义中的事物。就此处经文的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及其感知,这种感知由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来代表,因为圣言的历史所记载的每次显现、每次谈话和每次行动都以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但至于它们代表什么,这并不明显,除非只是把历史简单地作为对象,像视觉对象那样来关注,从这些对象中得着去思想更高尚事物的机会和能力;例如,当人们观看花园,却只思想果实及其功用,以及这些所赋予的生活快乐,更高尚一点,思想乐园或天堂的幸福时的情形。当思想这些事物时,诚然,他们看到的是花园里的几个物体,但却没有什么兴趣,以至于不注意它们。圣言的历史几乎也是这样,因为当人们思想在这些历史内义中的属天和属灵事物时,几乎很少注意这些历史和这些话本身。

2144.“在幔利橡树那里”表示感知的品质,这从“橡树”和“幔利”的代表和含义清楚可知。至于“橡树”一般代表和表示什么,这在第一卷已经说明(1442-1443节);“幔利橡树”具体代表和表示什么(1616节),即感知,但却是来自记忆知识和源于记忆知识的第一理性的一种人性的感知。

如今,人们完全不知道何为感知,因为现在没有人拥有像古人,尤其像上古之人那样的感知;因为古人和上古之人出于感知知道一件事是不是善的,由此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流注从主经由天堂进入他们的理性,当他们思想神圣事物时,就从该流注立刻感知到一件事是不是这样。后来,当人开始不再心存天堂观念,只心存世俗和肉体观念,并且良心取代了感知时,这种感知就在他身上消失了;良心也是一种感知,因为违背或照着良心行事无非是从良心感知一件事是不是这样,或是否要这样做。

但良心的感知不是来自所流入的良善,而是来自真理;这真理自人们童年初期就照着他们敬拜的神圣而被植入心智的理性部分,后来又得到确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相信唯独这真理是良善。因此,良心是一种感知,但它来自这种真理;当主将仁爱和纯真注入该真理时,这良心的良善就出现了。从这几点考虑可以看出何为感知。然而,感知与良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感知的阐述,可参看第一卷,104, 125, 371, 483, 495, 503, 521, 536, 597, 607, 784, 865, 895, 1121, 1616节;关于灵人和天使的感知,参看202-203, 1008, 1383-1384, 1390-1392, 1394, 1397, 1504节; 学者不知道何为感知,参看1387)

至于主,当祂活在世上时,祂所有的思维都来自神性感知,因为唯独祂是一位神性和属天的人;事实上,祂是耶和华自己存在于其中的那独一无二者,祂的感知就来自耶和华(对此,也可参看第一卷1616, 1791节)。随着祂越来越接近与耶和华的合一,祂的感知越来越内在。这时,就是此处祂的感知的性质从第一卷关于幔利橡树的阐述(1616节)清楚可知;下文则描述了当祂感知到本章所包含的事物时,它是何性质。

2145.“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表示那时属祂的神圣,即爱的神圣,这神圣由“那天正热”来表示,如下文所述。这从“帐棚”的含义清楚可知,“帐棚”是指神圣之物(参看414, 1102, 1566节,那里也解释了为什么“帐棚”表示神圣)。由于这时主拥有“幔利橡树”所表示的感知,这是一种较为低级的理性感知,然而却比“摩利橡树”所表示的感知更内在(对此,参看1442-1443节),所以它在此由祂坐在帐棚门口,也就是在神圣之物的入口处来代表,因而来表示。至于感知是更内在还是不那么内在,这可通过上古之人的感知来说明。我从这些人那里听说,他们越沉浸于从作为视听对象的事物中获得的记忆知识,他们的感知就越低级;但他们越被提升到它们之上,直达仁和爱的属天事物,他们的感知就越内在,因为那时他们更接近主。

上一篇:创世记(2135)

下一篇:创世记(2157—2161)

  栏目导航  
《离散层级》全文下载
94—103节
图中的颜色
第一部分 人的重生(第1章 属灵的...
第2章 灵的两个部分,心智和灵体
第3章 至内层或灵魂本体
第4章 心智的两个官能,意愿和理...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