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出埃及记》(6683—6692)

发布时间:2022-11-12  阅读:978次
 

6683.“收生婆对法老说”表对属世层中这些真正记忆知识的洞察。这从“说”和“收生婆”的含义,以及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说”是指洞察或觉知,如前面频繁所述;“收生婆”是指属世层中真正的记忆知识(6681节);法老是指总体上虚假的记忆知识(参看6679, 6681节)。

6684.“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表教会的记忆知识不像与它们对立的记忆知识。这从“希伯来妇人”、“埃及妇人”和“埃及”的含义清楚可知:“希伯来妇人”是指教会的事物(参看5136, 5236, 6673, 6675节);“埃及妇人”是指诸如与教会事物对立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就是记忆知识,这从前文明显看出来;“埃及”是指记忆知识(6638节),在此是指与教会真正的记忆知识对立的记忆知识。“妇人”表示属教会的事物(参看252, 253节)。

6685.“她们很有活力”表它们有属灵生命在里面。这从“活力”的含义清楚可知,“活力”是指属灵生命(参看5890节),在此是指教会事物里面的属灵生命,由“希伯来妇人”来表示。前面已反复阐明何为属灵生命,但由于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何为属灵层,故在此进一步予以简要解释。就其最初源头而言,属灵层,就是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这真理拥有神性良善在里面,因为神性真理来自主的神性人身,也就是神性良善。这拥有神性良善在里面的神性真理就是源头上的属灵层本身,是充满天堂,事实上充满宇宙的生命本身;哪里有一个主体(主体在此是指某个真实存在的事物,然而该事物存在依赖于先于它自身的其它某个事物),它就流入哪里;但它在各个主体里面是不同的,取决于这个主体所取的形式。在与良善一致的主体里面,它建立属灵生命;但在与良善不一致的主体里面,它建立属灵生命的对立面,这对立面在圣言中被称为“死”。由此可见何为属灵生命,即它拥有从主发出、植根于良善的真理。

6686.“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那里,就已经生产了”表在它们,即教会所拥有的真正记忆知识拥有生命之前,属世层没有知识或说什么也不知道。这从“收生婆”和“生产”的含义清楚可知:“收生婆”是指教会真正的记忆知识所在的属世层(参看6681节);“生产”是指信与仁的表现形式(3860, 3868, 3905, 3915节),因而是指属灵生命的显现。属世层没有知识,或说什么也不知道,这一事实由“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那里”来表示。至于在真正的记忆知识拥有生命之前,属世层没有知识或说什么也不知道,情况是这样:属世层中真正的记忆知识从经由内在流入的良善那里拥有其一切生命;当良善流入时,属世层对它一无所知,因为相对来说,属世层其实处于模糊、幽暗之中。它之所以处于模糊、幽暗之中,是因为它存在于世界的光中,因此同时在世俗事物当中;当天堂之光流入这些事物时,它只会产生一种模糊的觉知。存在这种模糊、幽暗的另一个原因是:属世层里面有总体事物,而在总体事物里面不可能看见具体细节;因为任何事物越是总体,人就越不能察觉任何细节,因此越不能察觉它自身里面所发生的事。此外,属世层里面没有良善与真理本身,只有代表它们的事物。正因如此,当生命正被赋予真正的记忆知识时,因而当它们正在重生时,属世层并不知道。它不知道它们正如何重生,正如主在约翰福音中所说的话: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灵再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3:8)

“属世层”是指外在人,也就是所谓的“属世人”。

6687.“神厚待收生婆”表属世层被神性赐福。这从“厚待”和“收生婆”的含义清楚可知:“厚待”当论及神时,是指赐福;“收生婆”是指真正的记忆知识所在的属世层(参看4588, 6673, 6675, 6678节)。

6688.“这人民多起来,极其众多”表在属世层里面,真理不断涌现,因而增多。这从前面所述(参看6648节)清楚可知,那里有同样的话。“人民”论及真理(参看1259, 1260, 3295, 3581节)。

6689.“收生婆因为敬畏神”表因为真正的记忆知识被神性保守。这从前面所述(6678节)清楚可知,那里有同样的话。

6690.“神便叫她们成立家室”表它们,即属世层中真正的记忆知识,被排列成天堂的形式。这从“家”的含义清楚可知,“家”是指属世心智(4973, 5023节),因而是指构成属世心智的事物。但由于此处所说的是收生婆,所以这些事物是属世层中真正的记忆知识(6687节)。因此,“叫她们成立家室”表示把这些知识排列成次序;当它们被排开成天堂的形式时,就被排列成次序。人若不知道属世心智的真正记忆知识是何情形,根本不容易明白“叫她们成立家室”表示这些事。故必须简要说一说这记忆知识。属世层中的记忆知识被排列成连续的系列,一个系列连着另一个系列,它们以这种方式照着彼此间不同的关系和密切联系而都连贯在一起。它们就跟家庭及其后代一样;因为一个是从另一个而生的,它们以这种方式产生。这解释了为何心智的事物,就是良善与真理,被古人称为“家”,在那里占主导的良善被称为“父”,与该良善联结的真理被称为“母”,它们的衍生物被称为“儿子”、“女儿”、“女婿”、“儿媳”等等。但属世层中真正的记忆知识被排列的方式却因人而异,因为主导爱会在它们上面引发一种形式。这爱在中间,并将一切事物依次排列在它周围。它将最与它一致的事物放在离它自己最近的位置,然后照着一致程度而依次排列其它一切事物。记忆知识以这种方式而拥有自己的形式。如果天堂之爱占主导,那么主就会将它们都排列成天堂的形式,这个形式就像天堂的形式,因而是爱之良善本身的形式。真理便以这种形式被排列;一旦被如此排列,它们就与良善一致行动。这时,当这一个被主召唤出来时,那一个也被召唤出来;也就是说,当信之事物被召唤出来时,仁之事物也被召唤出来,反之亦然。“神便叫她们成立家室”就表示这种排列。

6691.出埃及记1:22.法老吩咐他的众民说,所生的一切儿子,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儿,你们要让她活着。

“法老吩咐他的众民”表进入与教会真理相对立的记忆知识的总体流注。“说,所生的一切儿子,你们都要丢在河里”表所出现的一切真理都要被淹死在虚假之中。“一切的女儿,你们要让她活着”表他们不会攻击良善。

6692.“法老吩咐他的众民”表进入与教会真理相对立的记忆知识的总体流注。这从“吩咐”和“他的民”的含义清楚可知:“吩咐”是指流注(参看5486, 5732节),在此是指总体流注,因为是法老所吩咐的,而法老代表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参看6015节);“他的民”是指与教会真理相对立的记忆知识。此处“民”所指的埃及人表示记忆知识,这在前面已频繁说明(参看6838节)。“埃及人”之所以表示与教会真理相对立的记忆知识,是因为古教会,即也一直存在于他们当中的教会的代表形式和有意义的符号在那里沦为了巫术。因为那时通过教会的代表形式和有意义的符号才会有与天堂的交流。这种交流存在于那些活在仁之良善的人中间,并且在许多人当中是开放的。然而,在那些没有活在仁之良善,而是活在它的对立面之人中间,开放的交流有时存在于败坏教会一切真理,并将它的良善连同这些真理一道毁灭的恶灵中间,巫术由此产生。这一点从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在神圣仪式中也用到象形文字。埃及人用它们来表示属灵事物,并用它们来败坏神序。

巫术无非是败坏秩序、滥用对应关系。真正的秩序若要存在,人必须接受从主发出的良善与真理。当这一切成就时,真正的秩序便存在于此人意图和思维的一切事物中。但当人不照着源于主的秩序接受良善与真理,反而相信一切事都是无目的的盲目流入的,即便有任何事的确带有目的,那也是由于他自己的谨慎时,他就败坏了真正的秩序。因为他运用属于秩序的事物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其邻舍的利益,除非他的邻舍偏向他。这就解释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所有坚信一切事都归于自己的精明,丝毫不归于圣治或天命的人,在来世都非常倾向于巫术,并尽可能地涉足其中;那些因信靠自己并将一切归于自己的精明而想出诡诈、奸滑的方法来超越别人的人尤其如此。像这样的人一旦在来世经历审判,就会被送入巫师的地狱。这些地狱在右方脚底之下那个层面,稍向前一点,并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埃及人在最低层的深渊。正因如此,“法老”、“埃及人”和“埃及”表示与教会真理相对立的记忆知识。

因此,为防止教会的代表形式和有意义的符号进一步沦为巫术,以色列百姓才被选中,并且教会的代表形式和有意义的符号要在他们中间重新建立。这百姓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不可能从中制造巫术,因为它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不信任何内在事物,更不信任何属灵事物。在这种人中间,诸如存在于埃及人当中的那类巫术不会出现。

上一篇:《出埃及记》(6674下—6682)

下一篇:《出埃及记》(6703—6715)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道路(16)
923—926节
道路(15)
921—922节
道路(14)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