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人如此被造,以至于同时在灵界和自然界。灵界是天使所在的地方,自然界是世人所在的地方。人因是如此被造的,故被赐予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内在使他可以在灵界,外在使他可以在自然界。那被称为内在人的,是他的内在;那被称为外在人的,是他的外在。
37.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但它们在善人和恶人身上有所不同。对善人来说,内在在天堂,处于天堂之光;外在在世界,处于尘世之光;与他们同在的尘世之光被天堂之光照亮;因此,他们的内在与外在就像有效原因与结果,或在先之物与在后之物那样行如一体。但对恶人来说,内在在世界,处于尘世之光,外在也处于尘世之光;因此,他们从天堂之光什么也看不见,只从尘世之光看见事物,这光被他们称为自然之光。这就是为何在他们看来,属于天堂的事物处于幽暗,而属于世界的事物处于光明。由此明显可知,善人拥有一个内在人和一个外在人,但恶人没有一个内在人,只有一个外在人。
38.内在人被称为属灵人,因为它处于天堂之光,这光是属灵的;外在人被称为属世人,因为它处于尘世之光,这光是属世的。内在处于天堂之光,外在处于尘世之光的人在这两方面都是一个属灵人;而内在未处于天堂之光,只处于外在所处的尘世之光的人在这两方面都是一个属世人。在圣言中,属灵人被称为“活的”,而属世人被称为“死的”。
39.内在处于天堂之光,外在处于尘世之光的人,既以属灵的方式思考,也以属世的方式思考。然而,他的属灵思维流入他的属世思维,并在那里被察觉。但内在和外在都处于尘世之光的人不以属灵的方式思考,只以物质的方式思考;因为他的思维建立在那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的基础之上,而这些事物都是物质的。以属灵的方式思考就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思考它们,通过真理之光看见真理,通过对良善的爱感知良善;也看到事物的性质,以一种抽象或非物质的方式来感知对它们的情感。而以物质的方式思考就是把它们连同物质一起,并以一种物质的形式,因而以一种相对粗糙和模糊的方式来进行思考、看见和感知。
40.内在属灵人就本身而言,就是一位天堂天使;甚至活在肉身中时,就与天使在一起,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离开肉身后,他便来到天使当中。然而,内在只是属世的人就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灵人,而不是一位天使;甚至活在肉身中时,他就与灵人在一起,不过是与地狱灵在一起;离开肉身后,他也来到这些灵人当中。
41.那些系属灵人的人,其内层实实在在朝天堂被提升,因为那是他们的主要目标。然而,那些仅仅属世的人,其心智的内层实实在在转向世界,因为那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每个人都将其心智的内层转向他的最爱;低层心智的外层则转向与内层相同的方向。
42.凡对内在人和外在人只有一种笼统观念的人,都以为内在人在思考和意愿,而外在人在说话和行动,因为思考和意愿是内在的,而说话和由此而来的行动是外在的。但要知道的是,当人聪明地思考、智慧地意愿时,他的思考和意愿来自一个属灵的内在。然而,当他不聪明地思考、不智慧地意愿时,他的思考和意愿来自一个属世的内在。因此,当一个人对主和关于主的事有良善的思维,对邻舍和关于邻舍的事有良善的思维,对他们有良善的意愿时,他的思考和意愿来自一个属灵的内在,因为那时,他的思考和意愿来自对真理的信和对良善的爱,因而来自天堂。然而,当一个人对他们有邪恶的思维和意愿时,他的思考和意愿来自一个属世的内在,因为那时,他的思考和意愿来自对虚假的信和对邪恶的爱,因而来自地狱。简言之,一个人越处于爱主爱邻的状态,就越拥有一个属灵的内在;这属灵的内在是其思考和意愿的源头,也是其言语和行为的源头。然而,他越处于爱自己爱世界的状态,就越拥有一个属世的内在;这属世的内在是其思考和意愿的源头,也是其言语和行为的源头。
43.主规定并安排:一个人的思考和意愿越来自天堂,他的内在属灵人就越打开并成形。这种打开通向天堂,甚至一直通向主,而成形则照着属天堂的事物。相反,一个人的思考和意愿越不来自天堂,而是来自世界,他的内在属灵人就越关闭,外在则打开。这种打开通向世界,而成形则照着属世界的事物。
44.那些内在属灵人向天堂,甚至向主打开的人享有天堂之光和来自主的光照,因而享有聪明和智慧。这些人看见真理,因为它是真理,感知良善,因为它是良善。但那些内在属灵人关闭的人则不知道内在人的存在,更不知道什么叫内在人。他们不相信神性的存在,也不相信死后生命的存在,因而不相信与天堂和教会有关的事。因为他们只处于尘世之光和它所赋予的光照,相信自然是神性,视虚假为真理,视邪恶为良善。
45.一个内在如此外在,以至于除了眼睛能看见、手能摸到的东西外什么也不信的人,就被称为一个感官人;这是最低级的属世人,他在与教会信仰有关的一切事上都陷入谬论。
46.前面所论述的内在和外在是指人之灵的内在和外在;他的身体不过是一个附加的外在,或一个壳而已;灵的内在和外在就住在这身体里面。因为身体凭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而是受住在它里面的灵支配。要知道,一个人的灵在离开身体后会继续思考和意愿,说话和行动。思考和意愿是它的内在,说话和行动是它的外在。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234-245, 265-275, 432-444, 453-484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