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圣经学习指南之山上宝训(下)

发布时间:2021-08-11  阅读:1578次
 


青年班

在对整篇讲道和其中最著名的段落作了概括性的陈述之后便开始讲解经文,在学生们似乎想要讨论的段落停下来。重要的是要引导年轻人认识到这篇讲道的内容多么丰富,并激发他们自己学习的愿望。

山上宝训在马太福音中占了三章的篇幅。在路加福音的第六章有更简短的形式。在马太福音中,讲道从说福开始,也包含了主祷文和黄金法则。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人们可以无止尽地论述它,而我们只能触及其中的几个要点。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终生学习这篇讲道,并且总能从中找到新的精神食粮。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主看到的不仅是众人的身体,祂也看见了他们的灵魂,他们灵性上的弱点和需要。所以祂带着他们上了山。“上山”描绘把我们的思想从世俗观念的层面提升到属灵的层面。

首先,主述说了快乐的法则;如果我们想了解“世界无法给予的平安”,就必须培养这些品质。难怪人们会感到惊讶!这些品质肯定不是世人所认为的快乐的基本要素,也不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事实上,我们很自然地认为它们中的许多都与不快乐有关。但与主一同上山的人愿意接受祂的教导,祂称他们为“地上的盐”。盐的化学特性是将不同的元素结合起来,它代表把生活中的真理和良善结合起来的愿望。这些人想成为良善的人,但他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没有走在通往天堂的路上。盐已经“失了味”。

因此,耶稣坚定地将他们引向神,作为真理和良善的唯一源头。祂告诉他们,诫命必须按字句(*literally)遵守,律法的一点一画都不会废去。这在今天也是一样,但祂也告诉他们,仅仅从外表上遵守律法是不够的。

然后,祂重述了一些被文士和法利赛人曲解的诫命,在每一种情况下,祂都加上了新的教导,即精神或动机必须变得纯洁。祂试图改变人们的心,从自私、贪婪、报复、淫欲和仇恨转变为温柔、怜悯、宽恕、纯洁和谦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福的美德。

第五章的最后一节经常受到质疑。“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在天上的父完全一样。”有限的人可能达到完全吗?主指望我们变得完全吗?圣言本身给出了答案:“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诗篇103:14)但祂在我们面前设立了一个理想,这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一旦我们对自己说:“我不可能达到完全,所以尝试也没有用”,或者落入为自己的错误开脱的习惯,说:“好吧,没有人是完全的”,这样我们就停止了灵性的进步。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理想,我们就可能实现它,然后不再有奋斗或期待的目标。但如果我们以完美的神圣的生活为模范,我们就可以进步到永远。唯有主说话有权柄,祂的教导是信实的。我们应该向主而不是我们的邻舍寻求指引。

在磐石或沙子上建造房子的末后的比喻,非常生动地总结了整篇讲道的教训。房子代表我们的品格。我们应该将品格建造在磐石上,这磐石代表主在圣言中所赐给我们的真理。沙子代表人的变化无常的观点。暴风雨代表我们所遇到的试探和考验,好人和坏人都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出决定,但主告诉我们什么是明智的决定。当你进入大学,进入社会,人的观点常常会以强有力的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给你。你甚至可能因为相信主而不是相信“现代学术”而被嘲笑。但请记住诗篇作者所说的:“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诗篇119:99)

成年班

首先阅读第五章的第一节,并讲解它的含义。然后表示说这篇讲道向我们提出了真正的挑战,并根据时间尽可能多地讲解其中的陈述。

虽然山上宝训在实际阅读时间上比大多数现代布道短,但它充满了自然的和属灵的教训,为许多布道提供了材料。对于当时听道的人来说,它的教导是全新的。即使是那些对圣经有所了解的人,也不知道圣经教导了这些东西。一个奇怪的事实是,尽管这篇讲道已经出现了多个世纪,而且人们一直在阅读和学习它,然而当我们将它的教训与当前的思潮和实践相比较,诚实地加以研究时,它的教训似乎仍然是新的。例如,我们大多数人无疑都知道什么是有福,我们承认它们是主的生命规则,并经常复述它们。但我们是否已经将它们融入生活呢?我们真的相信谦卑的人、哀恸的人、温柔的人、被逼迫的人是快乐的吗?但主告诉我们这是真的。它与人们普遍接受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是如此相反,以至于即使在多个世纪以后,它仍然令人吃惊。

山上宝训的每一个教训都是如此,每一个都与我们愿意相信和实践的自然倾向截然相反。也许没有什么比这更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的自然遗传是多么的扭曲。第五章第一节是这样说的:主“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开口教导他们。主看人不像我们一样,祂看见众人的心灵和头脑。祂看见他们的邪恶和无知,这些让他们走向毁灭。祂看见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真正的生命之道,需要神的帮助来引导他们。祂上了山,象征他们的思想必须超越惯常的思考层次的事实。然后祂开始给他们明确而实际的指导,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要真正快乐或“有福”,就当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如何学习行动、思考和感受。祂毫不犹豫地说得具体,说得有条理(*dogmatic)。祂不诡辩,不妥协,不暗示,而是明明地告诉他们。

我们读到:“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主在山上传道,我们也在众人当中。我们需要跟随祂登上灵性思维的大山,从唯一有权柄的人那里学习生命之道。在我们看来,自私、自信、武力、无情会带来人生的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会带来不安、混乱、痛苦、失望和毁灭。这是主亲自告诉我们的。真正持久的快乐只属于谦卑、纯洁、爱好和平、坚持公义的人。

让我们看看是否能列出这篇讲道中的一些实际教训:

除非我们按照真理生活,否则我们对真理的认识毫无用处。它就像失了味的盐,或像一盏隐藏的灯。

诫命是永远真实的和必要的,没有任何变化的条件或任何特殊的情况使违反诫命是正当的。连主都不能高过诫命,而是在每个细节上成全了诫命。

仅仅遵守律法的字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它的精神铭记于心。仇恨是真正的罪,谋杀只是仇恨的结果之一。

只爱那些会回报的人,这是对自己的爱。考验爱是否真实,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善待那些恶待我们的人。

主应该是我们完美的理想,我们不应该以任何不太完美的生活作为我们的模范。

如果我们行善是为了受赞美、被仰慕、得回报,就不要指望得属灵的奖赏。这样的善行对我们的灵魂没有益处。

如果我们没有获得世俗的成功,不要为此感到不安,我们要关心的是使自己越来越成为主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

我们不应该认为我们可以与邪恶妥协。我们不能同时爱主和自己。

我们不要担心未来,我们所要做的是做好当下,把未来交托给主。

我们不应该批评别人,而应该批评自己。

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了解并遵行主的旨意,认识到容易的路不一定是正确的路。

做任何事都有许多错误的方法,我们应该寻求正确的方法。

在这样尝试总结这三章的教训时,我们学会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欣赏圣言字句的力量。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文字,没有更简单或更引人注目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我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篇讲道本身。

我们都很熟悉这篇讲道末尾的比喻。这里的磐石就是主告诉彼得说祂要将祂的教会建立在磐石上的那块磐石,是“匠人所弃的房角石”,即主耶稣基督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这一真理。仅仅是这一信念,就使祂的话在我们的生命中具有令人信服的权威。我们的房子就是我们的品格。当我们按照主的教导来培养我们的品格,放下与主的教导不同的个人观念时,我们就是把我们的房子建立在磐石上。沙子是粉碎的磐石,是被打碎了的真理,因为缺乏结合的元素。当我们按照人的观念来培养我们的品格时,我们就是把我们的房子建立在沙子上,因为人的观念像沙子一样变化无常(*ever-shifting,不断移动),五花八门,没有永久或安稳的保证。暴风雨同时击打这两幢房子。信的人和不信的人都会遇到考验和试探。它们就是雨淋,水冲,风吹,击打着房子。良善的人并不能保证在世上大得兴旺。但那些将生命建立在对主的信仰之上的人将经受住暴风雨的考验,而那些只依靠自己或他人的人则会被击垮。以丧亲之痛为例。我们若信主,就知道有一个灵性的世界,我们所爱的人已经去了那里;我们都是为那个世界而生的,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永远平安快乐;我们知道主爱我们每一个人,并且引导万事,使我们得着最大的益处,所以无论失去亲人对我们来说多么艰难,那只是暂时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知道我们在世上仍有用处,否则就不会被留在这里;所以,尽管我们有自然的悲伤,但我们可以愉快而充满希望地继续我们的生活。但不信的人,除了今生,没有来生的凭据。在他看来,他在这个世界上失去的东西似乎永远消失了。他在丧亲之痛中看不到任何意义或智慧。他徒费精力,在失落中悲叹。他的品格没有坚实的基础,因而进一步被削弱了。“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著作节选

《属天的奥秘》9207:“你们是地上的盐......”这些话是主对门徒和众人说的。“地上的盐”指教会的真理,它渴望良善,“盐失了味”指真理不再渴望良善;这样的真理毫无用处,被描述为“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渴望良善就是渴望行善,如此而与良善结合起来。

《详解启示录》1193:当人首先喜爱服务而行服务时,前者构成他的属灵层,后者构成他的自然层;属灵层作主,自然层服从。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话的意思:“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天国”指主和祂的教会,“义”指属灵的、道德的、社会的良善,因为喜爱这些良善而行的每一件善事都是一种服务。然后,“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因为当服务被放在首位时,主作为一切良善的源头,便立在首位作王,并赐予一切使人获得永生和快乐的东西;正如前面所说的,所有与人有关的神的旨意都着眼于永恒。“这些东西”指食物和衣服,因为食物表示一切滋养灵魂的内在的东西,衣服表示像身体一样的外在的东西。一切内在的东西指爱和智慧,一切外在的东西指财富和地位。这一切清楚地说明了为服务的缘故喜爱服务是什么意思,以及使人获得智慧的服务是什么;在天堂,每个人都根据其智慧而得着尊贵和财富。

本课问答

J. 主受洗后去了哪里? 旷野。

J. 祂在那里遭遇了什么事? 被魔鬼试探。

J. 祂每次是如何回答魔鬼的? “经上记着说。”

P. 我们今天的课是关于什么的? 山上宝训。

P. 山上宝训是以什么开始的? 说福。

P. “有福”是什么意思? 快乐。

J. 主所说的有福之事是否就是我们所期望的? 不是。

J. 它们教导快乐的源头是什么? 主。

P. 山上宝训占了几章篇幅? 三章。

P. 第二章中哪一段很有名? 主祷文。

P. 第三章中哪一段很有名? 黄金法则。

P. 你能复述黄金法则吗?

J. 山上宝训以什么比喻结束? 在磐石或沙子上建房子的比喻。

P. 我们的“房子”指什么? 我们的品格。

P. 安稳的“磐石”是什么? 来自圣经的真理。

I. 为什么人的观点像沙子一样? 移动,不稳定,没有结合的元素。

S. 为什么主说话有权柄? 因为祂拥有权柄。

 

上一篇:圣经学习指南之主的服事(下)

下一篇:圣经学习指南之最初的门徒(下)

  栏目导航  
《离散层级》全文下载
94—103节
图中的颜色
第一部分 人的重生(第1章 属灵的...
第2章 灵的两个部分,心智和灵体
第3章 至内层或灵魂本体
第4章 心智的两个官能,意愿和理...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