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e.“无花果”作为一棵树,在反面意义上表示纯属世人和由这些人构成的一个教会,或那些没有属世良善在其中的人,因为里面或内在没有良善,这一点明显可见于路加福音:
耶稣讲了这样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把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自己的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修理葡萄树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棵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到;把它砍了吧,何必让它白占土地呢?但他回答说,主啊,这一年也容它吧,等我在树周围挖掘,撒上粪,将来若结果子便罢;不然你再把它砍了。(路加福音13:6–9)
有无花果树的“葡萄园”表示也包含那些处于外在之人的教会;因为主的教会既有一个内在,又有一个外在;教会的内在是仁和由此而来的信,而教会的外在是生活的良善。仁与信的作为,也就是生活的良善,属于属世人,而仁本身和由此而来的信属于属灵人,所以“葡萄园”表示教会的内在,“无花果树”表示教会的外在。犹太民族只有教会的外在,因为它处于外在的代表性敬拜;因此,“无花果树”表示在这个民族中间的教会;但由于他们因内心邪恶而处于外在敬拜,未处于内在敬拜,而没有内在的外在敬拜不是敬拜,对恶人来说是邪恶的敬拜,所以他们没有任何属世良善。因此,经上说他“这三年在这棵无花果树上找不到果子,就吩咐修理葡萄树的去把它砍了”,这句话表示这个民族从开始到结束就没有任何属世良善,“三年”表示一整个时期,或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无花果树的果子”表示属世良善;属世良善是指属灵–属世的良善,或来自属灵之物的属世之物中的良善。由于由诸如未处于属世良善的人,如犹太民族构成的教会不是一个教会,所以经上还说:“何必让它白占土地呢?”“土地”表示教会;“修理葡萄树的说,容它吧,我会在树周围挖掘”表示他们,即这个民族将存留,然后被基督徒教导,因为他们将在基督徒中间;但对此没有作出回答,这表示无花果树仍将不结果子,也就是说,犹太民族仍将不行从任何属灵之物发出的良善。
这就是由于主在其上没有找到果子而“枯干的无花果树”的含义。马太福音:
早晨耶稣回城,就饿了。祂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只有叶子,于是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远长不出任何东西;因此,从那时起,那无花果树就枯干了。(马太福音21:18–19; 马可福音11:12–14)
此处,“无花果树”也表示在犹太民族中间的教会。“主就走到无花果树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只有叶子”表示犹太民族没有属世良善,只有被歪曲的真理,这真理本身是虚假,主未找到的“果子”表示诸如前面所描述的那种属世良善,“叶子”表示被歪曲的真理,这真理本身是虚假,因为在圣言中,“叶子”表示真理,但没有果子的树叶表示虚假,对犹太民族来说,则表示被歪曲的真理,因为他们拥有真理在其中的圣言,但他们通过应用于自己而歪曲这些真理,他们的传统由此产生,或说这是他们传统的源头。主对此所说的话,即“从今以后,你永远长不出任何东西;因此,从那时起,那无花果树就枯干了”表示犹太民族将不行来自一个属灵源头、被称为属灵–属世良善的属世良善;“枯干”表示不再有任何良善或任何真理。当主回城饿了时,祂看见无花果树,就说了这话,因为“耶路撒冷城”表示教会,“饿”当论及主时,表示渴望教会的良善(可参看AE 386h节)。人若不知道“无花果树”的含义,不知道这无花果树表示在犹太民族中间的教会,只会以为主出于愤怒如此行,因为祂饿了;但做这事不是由于这个原因,而是为了它可以表示这就是犹太民族的品质。因为主的一切奇迹都涉及并表示诸如属于天堂和教会的那类事物,这些奇迹由此而为神性(参看《属天的奥秘》,7337, 8364, 9051e节)。
在诗篇,无花果树还表示一个败坏的教会,或在其属世人或外在人方面败坏的教会之人:
祂给他们降下冰雹为雨,在他们的地上降下火焰;祂也击打他们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折毁他们边境的树木。(诗篇105:32–33)
这些话论及埃及,埃及表示处于虚假和邪恶的属世人;“葡萄树”、“无花果树”、“边境的树木”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葡萄树”表示教会的内在或属灵事物,“无花果树”表示教会的外在或属世事物,“边境的树木”表示属于知道和感知的一切,或说认知和感知能力的一切,“边境或边界”表示内层终止于其中,并一起存在于其中的终端,“树木”表示知识和感知。由于所有这些事物都被败坏了,并因此受到诅咒,所以经上说它们被“击打和折毁”,这表示摧毁和诅咒。给他们降为雨的“冰雹”和他们地上的“火焰”表示这一切都来自源于对世界的爱的邪恶之虚假,如冰雹的“雨”表示邪恶之虚假,“火焰”表示对世界的爱。
那鸿书:
你一切的堡垒必如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无花果,若一摇动,就落在吃者的嘴上。(那鸿书3:12)
这些话论及“流血的城”,“流血的城”表示其中真理被歪曲,良善被玷污的教义。这教义被比作无花果树与其初熟的无花果;若一摇动,它们就落在吃者的嘴上,这表示其中的良善不是良善,无论它们多么看似良善;它们不被接受,即便被接受,也只是在记忆中,而不是在心里被接受。“若一摇动,它们就落”表示它们不是良善,尽管它们看似良善,因为它们是“初熟的无花果”;它们落在“吃者的嘴上”表示它们甚至在记忆中也没有被接受。“吃者的嘴上”表示不接受,这一点从灵界的表象明显看出来;因为那些把任何东西都交付给记忆的人看上去是用嘴接受它;所以“落在嘴上”表示甚至在记忆里也不接受,只是听一听,即便他们接受,它也只是在记忆中,不在心里。“无花果树与其初熟的无花果”也可以理解为纯正的良善,就像适用于那些处于邪恶之虚假的人一样。
404.启6:14.“天就收起,好像书卷被卷起来”表示属灵人关闭了。这从“天”、“收起,好像书卷被卷起来”的含义清楚可知:“天(堂)”是指教会,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因为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天堂;此外,教会与天堂通过结合构成一体;因此,当圣言提到“天地”时,所表示的是内在和外在的教会,因为教会之人的内在是与他们同在的天堂,他们的外在是与他们同在的世界。“天地”因表示内在和外在的教会,所以表示内在人和外在人,或属灵人和属世人;由于有爱与信之良善在其中的人就是一个教会,所以总体上的教会凭有教会在其中的人们存在。这清楚表明,为何此处“天”表示内在人或属灵人。说“属灵人”,其实是指属灵心智,也就是人的较高或内层心智,而较低或外层心智被称为属世人。“收起,好像书卷被卷起来”表示它关闭了;因为属灵心智,也就是人的较高或内层心智,如前所述,通过应用于生活的真理,因而通过良善打开,但通过应用于生活的虚假,因而通过邪恶关闭;关闭就如同书轴卷起来。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通过当最后的审判完成时,灵界的表象变得显而易见;因为那时,灵界的大山、小山有时看上去被卷起来,就像书轴被卷起来;然后,住在上面的人就被卷入地狱。这种表象的原因在于这种情况:那时他们心智的内层关闭了,之前来自天堂的些许光通过这些内层流入。总体上发生在许多人那里的事,也细节地发生在具有类似品质的每个人那里,因为在灵界,总体如何,细节就如何(参看《天堂与地狱》,73节)。“书卷”是指一个卷轴,因为古代没有印刷文字,因而没有像现代那样的书籍,而是有羊皮纸的卷轴;所以启示录中的“书卷”是指卷轴;在以赛亚书也一样:
天上的万象必将解体,诸天被卷起,好像书卷。(以赛亚书34:4)
405a.“众山和海岛都被挪移,离开其位置”表示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都灭亡了。这从“山”、“海岛”、“被挪移,离开其位置”的含义清楚可知:“(大)山”是指对主之爱的良善(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海岛”是指信之真理,下文会予以解释;“被挪移,离开其位置”是指被夺走,并灭亡,因为所表示的,是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当这些被挪移,离开其位置时,邪恶和虚假就会取而代之,良善和真理因邪恶和虚假而灭亡。“山”之所以表示爱之良善,是因为在天上,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住在大山上,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住在小山上;或也可说,那些属于主的属天国度的人住在大山上,那些属于主的属灵国度的人住在小山上;属天国度与属灵国度的区别在于这一细节:那些属于属天国度的人处于对主之爱,那些属于属灵国度的人处于对邻之仁(关于后者和前者,可参看《天堂与地狱》,20–28节)。这就是为何“(大)山”表示爱之良善。
“(大)山”在抽象意义上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因为就圣言的属灵意义而言,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属灵事物必须在从人和地方抽象出来的意义上来理解;因此,天使因是属灵的,所以从这些抽象出来去思考和说话,由此拥有聪明和智慧;对人和地方的观念会限制思维,因为这种观念会把思维局限于人和地方,从而限制它。这种思维观念准确地说,是属世的,而从人和地方抽象出来的观念则在各个方向上延伸到天堂,就像当肉眼的视觉望向没有干扰物体的天空时一样不受限制;这样一种观念准确地说,是属灵的。这就是为何“(大)山”在圣言的属灵意义上表示爱之良善。“地”的含义也一样,“地”是指教会;因为从地方、地上的民族和人民抽象出来的思维是关于那里的教会,或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思维;因此,这在圣言中由“地”来表示。按圣言的属世意义提到的其它事物也是如此,如小山,岩石,山谷,江河,海洋,城市,街道,花园,树林和其它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