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三十八)

发布时间:2024-07-21  阅读:19次
 

五、爱自己和爱世界(第五部分)

AC892)一旦人重生,他就第一次进入自由的状态,之前则一直处于奴役的状态。当恶欲和虚假占主导地位时,就是奴役;当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占主导地位时,就是自由。只要处于奴役的状态,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只有当进入自由状态时,他才开始有所察觉。当他处于奴役状态,也就是恶欲和虚假占主导地位时,受制于它们的这个人以为自己处于自由的状态。然而,这纯粹是虚假,因为那时,他正陶醉于伴随欲望的快乐和由此产生的享乐,也就是自己的爱之快乐中。他因正陶醉于这种快乐之中,故觉得自己似乎是一个自由人。每个人在被某种爱引导,并且随时随地跟随它时,都以为自己是自由的;然而,与他相伴,可以说如湍急的河流般抓住他并把他卷走的,正是恶魔般的灵人。而这个人却以为这是绝对的自由,甚至相信他若丧失这种状态,必陷入最悲惨的生活,事实上根本没有生命可言。他之所以相信这一点,不仅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另一种生活的存在,还因为他有一种印象,以为若不遭受苦难、贫穷,丧失快乐,没有人能进入天堂。但我通过大量经历得知,这种印象是错误的。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些经历容后再述。

没有人能进入自由的状态,除非他重生了,正被主通过对良善和真理的爱引导。当进入这种状态时,他就能第一次知道并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自由,因为这时他能知道并感受到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活的真快乐,什么是幸福。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良善,有时称至善为至恶。当那些从主处于自由状态的人看清恶欲和虚假的生活,尤其感受到它时,他们就和那些亲眼看到地狱打开的人一样感到惊骇。鉴于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生活,让我在此简单提一下:自由的生活,或自由本身就是唯独被主引导。有相当多的障碍使人难以相信这种生活才是一种自由的生活。其中一个障碍是,人们会经历试探,试探的发生是为了使他可以摆脱恶魔般的灵人的辖制。另一个障碍是,他们只知道由爱自己和爱世界所产生的欲望的快乐。再一个障碍是,他们对属于天堂生活的一切形成了一种错误印象。因此,他们不能像从亲身经历中那样从描述中获得指教;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会在后面引证这些经历。

AC905)“出方舟”(注:创世记8:16,和合本修订版: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媳妇都要出方舟)表示自由。这从前面的阐述(891)和故事本身的线索及其连接本身清楚可知。只要挪亚在方舟里,被洪水的水围困,就意味着他被囚禁或受到束缚,也就是说,他被邪恶和虚假,或也可说,被应为试探的争战负责的恶灵抛来抛去。由此可知,“出方舟”表示自由。主的同在必包含自由,一个接着一个。主越同在,人就越自由;也就是说,人越处于对良善和真理的爱,就越自由地行动。这就是主经由天使的流注。而另一方面,地狱经由恶灵的流注则带有掌控的强迫和冲动。他们的全部意图就是彻底征服一个人,以至于使他什么都不是,而他们才是一切。当他们成为一切时,这个人就成了他们当中的一员。然而,他几乎算不上他们当中的一员,因为在他们眼里,他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无名小卒。因此,当主将一个人从他们的枷锁和辖制中释放出来时,争战就会产生。不过,一旦这个人获得自由,也就是重生,他就被主通过天使如此温柔地引导,以致枷锁或辖制根本不存在,因为他正通过他的快乐和幸福被引导,被爱和尊重。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中所教导的:

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30)

当一个人受恶灵辖制时,他的状态正好相反。如前所述,在他们眼里,一个人根本算不上什么;他们若能,就会时时刻刻折磨他。我通过大量经历得以知道这一点;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AC2886)就人的情感和思维而言,情况是这样:没有人,无论是谁,是世人,灵人还是天使,能从自己意愿和思考,而是从其他人如此行。这些其他人也不能从自己意愿和思考,同样都从其他人如此行,依此类推。因此,每个人都从生命的最初源头,也就是主意愿和思考。凡与一个在先的源头没有联系的东西都不存在。邪恶和虚假与地狱有联系;因此,当一个人沉浸于邪恶和虚假时,地狱就是其意愿和思考,以及爱、情感和快乐,因而其自由的源头。而良善和真理与天堂有联系;因此,当一个人专注于良善和真理时,天堂就是其意愿和思考,以及爱、情感和快乐,因而其自由的源头。由此可见这一种自由源于何处,那一种自由又源于何处。来世的居民十分清楚情况确实如此,但如今却完全不为世人所知。

AC2890)与人同在的恶灵(他通过恶灵与地狱相通)只视他为可鄙的奴隶,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欲望和说服注入他,从而把他领到凡他们所愿意的地方。但天使(他通过天使与天堂相通)却视他为弟兄,并把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注入他,从而在自由中把他领到主所愿意的地方,而不是他们所愿意的地方。这表明这两种自由是何性质,并表明被魔鬼引导是奴役,被主引导是自由。

AC2891)从这个世界新来的灵人绞尽脑汁试图理解这个观念:没有人能凭自己实行良善,或凭自己思考真理,他只有从主那里才能如此行。他们以为如果这种观念是真的,那么他们就成了机器,什么也控制不了;若真是这样,他们只好放下双手,任由摆布。但他们被告知,他们尽可以凭自己思考、意愿并实行良善;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展出天堂的自我和天堂的自由。不过,他们也被告知,他们仍应承认良善和真理并非来自他们自己,而是来自主。他们被教导,所有天使都处于这样一种承认,甚至感知,即:事情就是如此。他们越敏锐地感知到他们被主引导,因而在主里面,就越自由。

AC2892)一个过着良善生活,相信主掌管整个宇宙,唯独祂是从爱和仁而来的一切良善,并通向信的一切真理的源头,事实上生命本身来自祂,因此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的人,其状态是这样:他能被赋予天堂的自由,以及伴随这自由的平安。因为他只信靠主,不关心(has no care/anxious care for other things)其它东西,或说不让其它任何东西干扰到他;他确信一切事都永远朝着良善、祝福和幸福发展。相反,一个相信自己掌管自己的人总是焦躁不安,不断陷入恶欲,因而陷入对未来的牵挂,从而陷入各种各样的忧虑。由于他的这种信念,邪恶的欲望和虚假的说服也就粘附在他身上。

AC4096)如前面频繁所述,“雅各”是指属世层里面的良善,“他的妻子”是指对真理的情感。属于爱与仁的良善从主流入,并且通过与人同在的天使流入;但不流入任何其它事物,而是流入他的认知(knowledges)。由于良善固定在这些认知里面,所以思维便专注于他由此所知的真理上,许多与它们有关并和谐一致的事物就通过这些被唤起。这种活动会持续到此人认为事情的确如此,并出于情感意愿它,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当到了这一步时,良善便将自己与真理联结起来,真理也自由地运用自己;因为一切情感皆带来自由(2870, 2875, 3158, 4031)

即使到了这一步,已经与那人联结的灵人仍会激起怀疑,有时甚至激起否认。不过,情感越是占上风,他就越被引入肯定态度,同时通过这些怀疑和否认确认真理。当良善以这种方式流入时,就没有它经由天使而来的感觉,因为它通过内在途径流入,并进入其心智中因世俗和肉体兴趣而变暗的部分。

AC9587)主将人保持在思考的自由(the freedom of thinking)中;在外在约束,即对法律、生命的惧怕,以及对丧失名声、地位或利益的惧怕拦不住他的情况下,主将他保持在行动的自由(the freedom of doing)中;不过,祂通过这自由把他引离邪恶;并通过这自由把他引向良善。祂如此温柔、默默地引导着这个人,以致他只知道一切都是从他自己发出的。主就这样在自由中在一个人的实际生命中播种良善,并将它深深植入;这良善会永远留在那里。主在马可福音教导了这一点:

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里。这种发芽生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果实是出于自然的。(马可福音4:26-28)

“神的国”是指与人同在的天堂,因而是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

AC9588)凡在自由中播种的东西都会保留下来,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人的实际意愿,就是他生命的存在,或说他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凡在强迫之下播种的东西都不会保留下来,因为强迫的东西并非来源于此人的意愿,而是来源于强迫他的那一个人的意愿。正因如此,主所喜悦的是在自由中献上的敬拜,而非在强迫之下献上的敬拜。在自由中献上的敬拜是发自内心出于爱的敬拜,因为一切自由皆伴随着爱。

AC9589)既有天堂的自由,也有地狱的自由。天堂的自由在于被主引领,这种自由就是对良善和真理的爱。而地狱的自由在于被魔鬼引领,这种自由就是对邪恶和虚假的爱;严格来说,它是一种欲望。

AC9590)那些生活在地狱自由中的人认为,不允许他们随心所欲地实行邪恶、思想虚假,就是奴役和强迫。而那些生活在天堂自由中的人则感觉实行邪恶、思想虚假是可憎可怕的;他们若被迫如此行动或思想,就会受到折磨。

AC9591)由此可见何为自由意志(Free Will),即:出于自由选择或意愿行善;那些被主引领的人就享有这种自由。

AC164)如前所述(39, 59, 154),人的自我纯粹是邪恶,当呈为可见时,丑陋至极;但当主将仁爱和纯真注入自我时,它看上去既美丽又迷人,如前所述(154)。仁爱和纯真不仅使自我,就是人的邪恶和虚假获得原谅(excuse),还几乎废除(abolish)它,如在小孩子身上所观察到的。当小孩子们爱父母,并彼此相爱,同时一种孩子般的纯真显现时,他们里面的邪恶和虚假不仅隐藏不见,甚至还讨人喜欢。由此可知为何没有人被允许进入天堂,除非他拥有某种程度的纯真在里面,如主所说的: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神的国是属于这样的人的。我实在对你们说,凡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神国的,断不能进去。于是用手臂抱起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10:14-16)

*********************

83.关于前面(70-79)所说的人的遗传,它就是爱自己和爱世界。所有人,无一例外,都生在各种邪恶中,以至于他们的自我无非是邪恶(210, 215, 731, 874, 875, 876, 987, 1047, 2307, 2308, 3701, 3812, 8480, 8550, 10283, 10284, 10286, 10731)。因此,人必须再次出生,也就是重生,以便从主获得一个新生命(3701)

遗传之恶是从父母和回溯到一个长长系列中的历代祖先那里获得、增长和累积的;而不是像人们所以为的,来自第一个吃知识树的人(313, 494, 2910, 3469, 3701, 4317, 8550)。这意味着如今遗传之恶比过去更恶毒(2122)。就连在天上被抚养长大的夭折婴孩因他们的遗传也无非是邪恶(2307, 2308, 4563)。他们因遗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倾向(2300)。每个人的内在邪恶都来自父亲,外在邪恶来自母亲(4317)

*********************

AC2910亚伯拉罕来哀悼撒拉,为她哭泣(注:创世记23:2,和合本修订版: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亚伯拉罕来哀悼撒拉,为她哭泣)表示主的悲痛状态,也就是说,主因黑夜临到教会里的信之真理而悲痛。这从亚伯拉罕的代表清楚可知,亚伯拉罕是指主(参看1893, 1965, 1989, 2011, 2172, 2501, 2833, 2836)哀悼哭泣表示一种悲痛的状态,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哀悼涉及因黑夜临到教会里的良善而导致的悲痛,哭泣则涉及因黑夜临到真理而导致的悲痛。这两节经文论述了教会的结束;当仁爱荡然无存时,教会的结束就到来了。圣言在很多地方,尤其在先知书和约翰的启示录,论述了教会的结束。主也在福音书多次描述了教会的结束,在那里称其为“时代的完结”,以及“黑夜”。

对所有教会来说,情况都是这样:一开始,每个教会都视仁爱为根基;那时,每个人都爱别人如自己的兄弟,都寻求良善或被良善打动,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邻舍、公众福祉和主的国度,尤其为了主自己。但随着时间推移,仁爱开始变得冷淡,不复存在。后来,对彼此的仇恨进入;尽管这仇恨表面上并不明显,因为在文明社会,人们受制于法律和克制他们的外在约束,但它仍从里面被滋养。克制他们的外在约束来自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也就是对地位和重要性的爱,对财富和财富所带来的权力的爱,因而对名声的爱。对邻舍的仇恨就潜藏在这些爱下面,它具有这种性质:人们渴望掌控所有人,占有别人的一切。当这些欲望遭到反对时,这些人就心怀对那邻舍的蔑视,渴望报复,以毁灭他为快乐,甚至只要胆量足够,就向他实施残忍行为。在教会结束的时候,其仁最终会堕入这类行径。那时,论到教会,可以说信荡然无存,因为哪里没有仁,哪里就没有信,如前面多次说明的。

我们从圣言得知,有很多教会以这种方式走到尽头。大洪水前后的上古教会就是这样逝去的;大洪水之后的古教会,被称为希伯来教会的第二个古教会,以及最后的犹太教会同样是这样逝去的。但犹太教会决不是一个基于仁爱的教会,只是一个教会的代表;它唯一的作用是通过代表与天堂保持联系,直到主降世。后来主兴起一个新教会,该教会被称为外邦人的教会,是一个内在教会,因为那时主揭开了内层真理。现在连这个教会也走到尽头,因为现在仁爱不仅不复存在,还被仇恨取代。这仇恨虽表面上并不明显,但却在里面,并且只要有可能,也就是说,每当外在约束阻止不了时,它就会爆发出来。

除了这些教会外,还有圣言没有详细描述的其它很多教会也是这样衰退并自我毁灭的。它们如此衰退并自我毁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父母累积邪恶,通过频繁实施这些邪恶,最终通过变成习惯而把它们植入自己的本性和性情,从而通过遗传将其传给自己的后代。因为父母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频繁使用所获得的东西,都会植根于他们的本性,并通过遗传传给他们的后代。除非这些后代被改造或重生,否则,传下来的东西会继续代代相传,并一直增长。结果,意愿变得更倾向于邪恶和虚假。不过,当教会完结和灭亡时,主总在其它某个地方兴起一个新教会。然而,即便有,主也很少从前教会成员中兴起新教会,而是从无知的外邦人当中兴起。接下来论述的主题就是这些外邦人。

AC3469)那些处于真理之良善,或照教义事物生活的人在内层事物,也就是他们的理性概念或事物方面重生了,但在外层事物,也就是他们的属世事物方面还没有重生,因为人的理性先于其属世部分重生,或说在他的属世部分重生之前,他的理性部分先重生(3286, 3288)。属世部分完全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人的思维和意愿就建立在属世部分的基础上,如同建立在它们的根基上。这就是为何在重生期间,人会感觉到他的理性人或内在人与属世人或外在人的冲突或争战;又为何他的外在人重生比内在人晚得多,而且难度也大得多。事实上,越接近世界、越接近肉体的东西就越不容易被迫使去服从内在人;这个过程需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需要这个人不得不被引入的许多新状态。这些状态是自我认知和对主的认知的状态,也就是说,认识到他自己的悲惨处境和主的怜悯的状态,因而是由试探的争战产生的谦卑状态。正因如此,此处紧接着就是关于以扫和他两个妻子的补充,他们表示内义上的这些事物。

谁都知道什么是属世良善(natural good),即:它是人与生俱来的良善(the good into which man is born);但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真理的属世良善。属世良善,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良善有四种,即:由对良善的爱产生的属世良善(natural good from the love of good);由对真理的爱产生的属世良善(natural good from the love of truth);以及由对邪恶的爱产生的属世良善(natural good from the love of evil);由对虚假的爱产生的属世良善(natural good from the love of falsity)。一个人从他的父母,要么从父亲,要么从母亲那里获得他与生俱来的良善。因为父母通过频繁的练习使用和习惯所获得,或通过实际生活所充满的一切习性最终会让他们觉得如此熟悉、如此习惯,以至于它们看上去似乎是天生的;这些习性都会传给他们的孩子,并变成遗传性的。如果父母出于对良善的爱过着一种良善的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祝福,又在这种状态下孕育后代,那么这后代就会从他们那里获得一种朝向类似良善的倾向。如果父母出于对真理的爱过着一种良善的生活(关于这种良善,可参看3459, 3463),并在这种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又在这种状态下孕育后代,那么这后代就会从他们那里获得一种朝向类似良善的倾向。

这同样适用于那些通过遗传接受对邪恶之爱的良善和对虚假之爱的良善之人。后者被称为良善,是因为它们在那些拥有它们的人看来,表面上似乎是良善,尽管它们恰恰是良善的反面。属世良善看似在其中的大多数人就有这种良善。那些处于对邪恶的爱所产生的属世良善的人往往倾向于各种邪恶,因为他们很容易允许自己被引入歧途。这种良善就是他们尤其易受污秽的快乐、各种奸淫和残忍影响的源头,或说这种良善使他们尤其向肮脏的欲望、奸淫和残忍卑躬屈膝。那些处于对虚假的爱所产生的属世良善的人则往往倾向于各种虚假。这种良善使他们贪婪地抓住虚假的说服,尤其伪善者和骗子所用的那种,因为这些人知道如何迷惑人们的心智,赢得他们的注意,并渗透进别人的情感,假装纯真。如今在基督教界处于属世良善的大多数人,就生在源于邪恶或虚假的这些所谓的良善中,因为他们的父母通过实际生活获得了邪恶和虚假的快乐,并以这种方式把它植入他们的孩子,又通过自己的孩子植入他们的子孙后代。

AC3470)真理的属世良善在被改造之前,不是属灵良善,也就是信之良善和仁之良善。如刚才所述(3469),属世良善来自父母,而属灵良善来自主。因此,一个人若要接受属灵良善,就必须重生。当他正在重生时,一开始与他联合的是来自其它源头,而非纯正真理本身的真理;这些真理不会永久地粘附在他身上,仅仅充当引入纯正真理的手段。一旦纯正真理被引入,非纯正的真理就被分离出去。这种情况就像孩子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一开始,他们学习很多东西,包括很幼稚的那种,如游戏等等;但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让他们变得智慧,而是让他们可以为接受通向智慧的有用事物而预备道路。一旦他们接受后者,前者就被分离出去,事实上被抛弃。这种情形也类似果实:果实在能接受甜汁之前,先充满酸涩的汁液,不纯正的酸涩汁液是引入甜汁的一种手段。一旦后者进入,前者就被驱散。

人心智的属世部分在经历重生时也是这种情形,因为属世良善是这样,它本身并不愿像一个仆人事奉主人那样顺从并事奉理性良善,而是想掌权。但为了使它可以被强制驯服和顺从,它通过各种洁净或荒废和试探的状态而备受侵扰,直到它的欲望削弱。这时,它被从主经由内在人而来的信与仁之良善的流注缓和,直到通过遗传所获得的良善逐渐被根除,一种新的良善被植入以取而代之。信之真理被引入这新的良善,就像新的纤维被引入人的心脏,而新鲜的液体就沿着这些新纤维被输送进来,直到新的心脏慢慢长大。

刚开始被引入的真理不可能来自纯正的真理源头,因为邪恶和虚假就存在于以前的良善,也就是属世良善里面。相反,它们是那种与纯正真理具有某种密切关系的貌似的真理或真理的表象;真正的纯正真理通过它们逐渐得到将自己注入的机会和地方。纯正良善就像血管中的血液或纤维中的液体,引导真理并赋予它们形状。以这种方式在属世人或外在人中形成的良善是一种总体良善,可以说是由从主经由理性人或内在人而来的属灵良善的具体和个体方面交织而成或联结在一起的;唯独主形成并新造事物。这解释了为何在圣言中,主经常被称为形成者和创造者。

AC2122)关于刚从世界来的灵魂,还有更多可说的。那些来自基督教界的人除了成为最大的,拥有一切外,几乎没有别的想法和打算。因此,所有人都被爱自己和爱世界吞灭,这些爱与天上的秩序完全相反(参看2057)。此外,他们大多数人只思想肮脏、淫秽和亵渎的东西,彼此不谈论别的。他们也满不在乎,甚至完全鄙视与仁或信有关的一切。他们也不承认主自己,事实上憎恨所有承认祂的人;因为在来世,是思维和心在说话。除此之外,由父母的可耻生活产生的遗传之恶变得越发恶毒,就像暗中培育的内部大火,驱使一个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亵渎高尚和虔诚的东西。如今,这些人正蜂拥进入来世,充满灵人界的外部和内部气场,如前所述。当邪恶开始以这种方式盛行,平衡开始朝邪恶这一方倾斜时,谁都能清楚发觉,末期或末日即将来临,平衡必须通过抛弃教会之内的人或基督徒(the rejection of those who are within the church),接纳教会之外的人或非基督徒(the reception of others who are outside)以取代之而恢复。

*********************

人凭自己又把新的邪恶添加到遗传之恶上,这新的邪恶被称为实际邪恶(8551)。在来世,没有人会因遗传之恶而受到惩罚;人们只为他们实际并反复犯下的邪恶而受惩罚(966, 2308)。更恶毒的地狱会被单独分开,以防止它们激活世人和灵人里面的遗传之恶(1667, 8806)

*********************

AC8551)人不断倾向并陷入他所遗传来的东西。他通过如此行而强化了他自己里面的这邪恶,还添加了更多来自自己的邪恶。

AC966)需要指出的是,在来世,没有人会因遗传之恶而受到任何惩罚和折磨,只会因他自己实际犯下的邪恶。

AC1667)“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注:创世记14:4,和合本修订版:他们已经服事基大老玛十二年,第十三年就背叛了)表示邪恶和虚假在童年时期并未显现,而是屈从于表面的良善和真理。这从“基大老玛”的代表和含义,那些事奉他之人的含义(14:1-2所解释的),以及“十二”的含义清楚可知。基大老玛与前面(14:1-2)提到的那些人表示主里面的表面良善和真理,因而就这些事物而言,表示祂的外在人。此处“基大老玛”表示前面(14:1)作为一组提到的所有王,这一点从下文,以及他是以拦王的事实明显看出来;前面已经论述了以拦的含义(1228),它是指源于仁之信,在此是指真理和良善。因为信与属于信的事物无非是真理,而仁与属于仁的事物无非是良善。

然而,此处它们是属于童年初期的良善,或婴孩的良善;尽管它们看上去是良善,但事实上,只要遗传之恶玷污它们,它们就不是良善,因为源于爱自己、爱世界的东西已经嵌入并粘附于它们。那时,凡属于爱自己、爱世界的东西看上去都是良善,但它并不是。尽管如此,只要它住在一个尚不知道何为真正良善的婴儿或儿童里面,它就必须被称为良善。他们的无知使它值得原谅,他们的纯真则使它看上去就是良善。然而,当一个人接受教导,知道何为良善和邪恶时,情况就不同了。诸如在一个孩子接受教导前在他里面的这种良善和真理,由“基大老玛”来表示。

他们“事奉十二年”表示这种良善和真理存留的整个时期,因为就内义而言,“十二”表示构成仁之信,也就是源于仁之信的一切事物,和“以拦”一样(创世记10:221228)。只要这种良善和真理在人里面,无论在童年时期,还是在其它任何年龄阶段,邪恶和虚假就什么也做不成;也就是说,恶灵不敢做任何事,或发起任何恶事,这从婴儿、好心的孩子和心思简单的人身上可以看出来。对他们来说,即便恶灵,或最坏的恶魔团伙在场,他们也根本做不了什么,只能屈服;这就是此处“他们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的含义。

那段时期他们之所以保持屈从和顺服,是因为这个人尚未给自己获得一个恶欲和虚假的气场。事实上,恶灵和魔鬼不允许去运作,除非进入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所获得的事物,但不允许进入他经遗传得来的事物。因此,在人给自己获得这类气场之前,恶灵是屈服的;可一旦他获得它们,那些与他同在的恶灵就会一拥而入,并试图掌权,因为那时,他们就在他自己的气场里面,在那里找到某种快乐或他们的真正生命。“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马太福音24:28)

*********************

遗传之恶就是由爱自己爱世界所产生的邪恶,这些邪恶在于人爱自己胜过神,爱世界胜过天堂,并视邻舍为无足轻重(694, 4317, 5660)。由于这些邪恶反对天堂的良善和神性秩序,所以人不可避免地生在纯粹的无知中(1050, 1902, 1992, 3175)。有些人生来就具有属世良善,但这属世良善不是真正的良善,因为它容易倾向于一切邪恶和虚假;这良善在天堂不被接受,除非它变成属灵良善(2463, 2464, 2468, 3304, 3408, 3469, 3470, 3508, 3518, 7761)

*********************

AC1050)“所有肉体里面一切活着的灵魂”(注:创世记9:14-15,和合本修订版:我就记念我与你们,以及各样有血肉的生物所立的约:不再有洪水泛滥去毁灭一切有血肉的了)表示整个人类。这从“所有肉体里面活着的灵魂”的含义清楚可知。每个人都凭他里面的活物而被称为活着的灵魂。人若没有某种活物,也就是某种纯真、仁爱和怜悯,或来自这些的相像或类似性质的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存活,更不用说作为一个人活着了。人在婴儿和童年时期从主那里接受某种纯真、仁爱和怜悯,这一点从婴儿和童年时期的状态明显看出来。那时人所接受的事物会保存在他里面,所保存的事物在圣言中被称为“余剩”,唯独属于人里面的主。当人成年时,如此保存的这些余剩就是使他能成为一个人的那个东西。关于这些余剩,可参看前文(468, 530, 560-563, 576)

人在婴儿和童年时期所拥有的纯真、仁爱和怜悯的状态使他能成为一个人,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人不像动物那样生来就能进行生命活动,一切都要学习。然后,他所学到的东西通过练习变成习惯,对他而言,可以说变得自然而然。在未学习之前,人甚至不会走路、说话,其它一切事也一样。对他而言,这些活动通过运用可以说变得自然而然。他从小就被赋予的纯真、仁爱和怜悯的状态也是如此;没有这些状态,他远比任何动物都低级得多。然而,这些状态不是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状态,而是他从主那里所接受的白白的恩赐,主把它们保存在他里面。它们与信之真理一起被称为“余剩”,唯独属于主。人在成年生活中越是毁坏这些状态,就越成为一个死人。当一个人正在重生时,这些状态就是重生的开始,他被带入这些状态;因为主通过这些余剩作工,如前所述(635, 711, 737:1, 857, 977:2)

AC1992)“我是沙代神”(注:创世记17:1,和合本修订版:亚伯兰九十九岁时,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行走,作完全的人)在字义上表示亚伯兰的神之名,主刚开始在他们面前以这个名字来代表。这从圣言中关于亚伯兰和他父家的陈述清楚可知,大意是:他们拜别神……亚伯兰刚成年时和其他外邦人一样,也是个偶像崇拜者,甚至直到这时和住在迦南地期间,他一直没有从心里弃绝沙代神;“沙代神”就是字义上的亚伯兰的神之名,主刚开始在他们,也就是亚伯兰拉罕、以撒和雅各面前以这个名字来代表,这从刚才引用的经文清楚看出来。

主刚开始之所以愿意在他们面前以这个名字来代表,是因为主从来不愿匆匆忙忙(suddenly),更不愿瞬间(in a single moment)就摧毁从小就植入某人的敬拜。这样做会连根也挖断,从而毁灭已经深深植入的爱慕和敬拜的神圣状态;主从不破碎这种神圣状态,而是把它弯过来。从小就扎根下来的敬拜的神圣状态具有这种性质:它不能忍受暴力,只能忍受一种温柔而体贴的弯曲。这同样适用于那些活在肉身期间虽拜偶像,却过着彼此仁爱生活的外邦人。由于他们敬拜的神圣状态从小就扎根下来,所以在来世,他们的神圣敬拜不是在一瞬间,而是逐渐被除去的。信之良善和真理很容易被植入那些过着彼此仁爱生活的人,以后他们会欢喜接受这些良善和真理,因为仁爱就是土壤本身。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也是如此,主允许他们持守沙代神这个名,甚至说,祂就是沙代神;祂这样做是由于这个名字的含义。

有些译者将沙代(Shaddai)译为“全能者”(Almighty),有的译为“雷神”(the Thunderer)。但严格来说,它表示“试探者”(the Tempter)或“试验者”(Tester)和“恩主”(the Benefactor),就是试探之后给予好处的那一位……

由于试探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安慰,所以人们也将出于试探的良善归于同一个沙代(如约伯记22:17, 23, 25-26);还将试探所产生的对真理的理解归于他(约伯记32:8; 33:4)。由于沙代以这种方式被视为真理之神(因为荒废、试探、惩戒、责备绝不属于良善,只属于真理),还由于主在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面前以他来代表,所以这个名字甚至被保留在先知书中……

他拉宗族当中对沙代的敬拜源于以下事实:和某个民族(蒙主的神性怜悯,下文会描述这个民族),以及那些属古教会的人一样,他们经常听见灵人责备他们,然后又安慰他们。责备他们的灵人被发觉在左侧、胳膊之下。在这种时候,天使出现在头部,控制这些灵人,缓和他们的责备。他们以为通过这些灵人向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神性,所以就称责备的灵人为“沙代”。他们因后来获得安慰,故又称他为“沙代神”。那时的人们,包括犹太人,因不理解圣言的内义而拥有这种宗教信仰:他们认为,正如一切良善,因而一切安慰都来自神,一切邪恶,因而一切试探也都来自神。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AC3175)“让少女同我们再住”(注:创世记24:55,和合本修订版:利百加的哥哥和母亲说:让她同我们再住几天,也许十天,然后她可以去)表示被他们阻留。这从“住”的含义清楚可知,“住”在此是指被阻留,如内义上的整个思路所表明的。因为事情的真相是这样:人根本没有生在任何真理中,甚至没有生在任何属世真理中,如“不可偷盗、不可杀人、不可奸淫”等等的诫命。他更没有生在任何属灵真理中,如有一位神,人拥有一个死后会活着的内在。因此,这样一个人凭自己对凡关系到永生的事一无所知。他不得不学习一切诫命和真理;否则,他远比任何野兽坏得多,因为由于其遗传性,他倾向于爱自己胜过所有人,并渴望占有世上的一切。因此,除非社会法律,以及对丧失地位、利益、名声和生命的惧怕约束他,否则他必毫无良心地偷盗、杀人或奸淫。很明显,事实就是这样,因为甚至连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也会毫无良心地犯下这类罪行。事实上,他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找出许多论据来支持它们的合法性。那么,他若没有接受过任何教导,又会是什么样呢?这在属灵事物上也一样。在那些出生在教会,拥有圣言并不断接受教导的人当中,仍有许多人将一切都归于自然,很少或根本不归于神。所以他们就是那些从心里不相信任何神的存在,因而不相信他们死后会活着的人。因此,他们就是那些不想知道关乎永生或死后生命的任何事的人。

由此明显可知,人没有生来在任何真理中;相反,他不得不学习一切。他不得不通过一种外在途径,换句话说,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学习。真理不得不通过这种途径被引入并植入他的记忆;但只要真理仅局限于记忆,它就是纯粹的记忆知识。为叫真理可以充满一个人,它必须从记忆中被召唤出来,更多地被带向其心智的内层。毕竟他的人性是更内在的,就在他的理性心智中。除非人是理性的,否则他不是人;因此,一个人所拥有的理性的种类或品质和数量就决定了这个人所拥有的人性的种类或品质和数量。人决不会是理性的,除非他拥有良善。使得人超越动物的良善就是爱神和爱邻,这是一切人类良善的源头。真理必须被引入这良善,并与其结合,而且这一过程是在理性心智中进行的。当人爱神、爱邻时,真理就被引入良善并与其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真理进入良善,因为良善和真理互相承认彼此。事实上,一切真理都来自良善,真理视良善为自己的目的和灵魂,因而为其生命的源头。

但真理很难与属世人分离,并从那里被提升到理性层,因为属世人包含谬误、恶欲和虚假的说服。这些东西在那里,并粘附于真理到几时,属世人就会阻留真理,不让它从自己那里被提升到理性层到几时。这就是这些话在内义上所表示的,即:“让少女同我们再住几天,至少十天,然后你们可以去。”原因在于:属世人怀疑真理,推理它是否真的是真理。然而,一旦恶欲和虚假的说服,以及由它们所产生的谬误被主分离出去,这个人出于良善开始厌恶反对真理的推理,并蔑视或嘲笑对它的怀疑,那么真理就抵达了离开属世人,并被提升进入理性心智,披上良善状态的阶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真理成为植根于良善的真理,并拥有生命。

为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我们举些例子。这是一个属灵真理:一切良善都来自主,一切邪恶都来自地狱。这个真理在能从属世人中被提升出来进入理性心智之前,必须以多种方式被证实和说明。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爱神之前,它决不能朝那个方向被提升,因为在此之前,该真理不被承认,因而不被相信。其它真理也是这样,如这个真理:圣治存在于一切事物的最小细节中,它若不存在这些最小细节中,就不会存在于整体中。又如这个真理:当人在世上认为构成生命全部的东西消失,他现在所接受的生命与他以前的生命相比,是无法形容和无限制的,并且只要陷入邪恶,人就完全意识不到这种生命时,他才第一次开始活着。这些和其它类似真理无法被相信,除非这个人处于良善。理解它们的,是良善,因为主通过良善以智慧流入。



 

上一篇:已是最后一个!

下一篇: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三十七)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三十八...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三十八...
608—612节
重生(9)
599—607节
重生(8)
重生(7)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