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圣经学习指南之山上宝训(上)

发布时间:2022-11-28  阅读:888次
 

山上宝训

马太福音第五章至第七章

老师应该确定孩子们知道他们所在班级的课程中所建议的问题的答案,以及他们自己的指南中所提到的任何其他要点。然后学习成年班中建议的一些实践课程。老师应该事先学习这些内容,挑选并标记出课文中表达每个要点的具体经文。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阅读。多花些时间在那些似乎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地方。你可能无法讲述所有内容,因为你应该留出至少五分钟的时间来讲解末尾的比喻,但是你将能够向孩子们展示山上宝训是多么意味深长,并且鼓励他们自己去学习。确保他们知道这三章中每一章的著名段落是什么。

教义要点

品格必须建立在主的真理之上。

“福”是主亲自赐给我们的快乐法则。

家长指南

马太福音4:23告诉我们,主在服事中传道,教导,医治,故毫无疑问,祂讲了很多道。我们认为祂的话多数是教导,事实上,我们今天的课文里说:“他就开口教导他们说。”但这一课的内容通常被称为“山上宝训”。

加利利的山描绘我们在世上生活的灵性视角。这种视角与世俗的视角有多大的不同,可以从我们对什么有益的世俗观点与主在这篇讲道中给我们的教导之间的差异得到证明。这篇讲道以说福开始,我们记得“福”的意思是“快乐”。通读这些福,问问自己,一般人是否会认为其中所提到的可以使人快乐。然而这是主对我们说的,主知道。就连千百年前听主亲口讲道的人也意识到,主所说的是无可辩驳的真理,正如我们在第七章最后一节所了解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非常严肃地问自己:“既然主已明确地告诉我,这个与世俗的观点完全不同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且是唯一能引向永恒幸福的观点,我若继续从世俗的观点看待我和其他人的生活,还是智慧的做法吗?”

在这三章讲道中,每一章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段落。第五章是福。第六章是主祷文。第七章是黄金法则(*the Golden Rule,金律)。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节又一节简单实用的教导,涵盖了我们所有常见的经历和问题。例如,我们被告知,若不行真理,我们即使知道真理也是无用的;无论世界上的条件如何变化,十诫都是良善生活的基本法则;表面良善的生活是不够的,心必须是正的;如果只是爱那些能够回报的人,这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对自己的爱(*self-love,我欲);我们应该不断努力追求的理想必须不亚于主给我们作出的完美榜样;如果我们行善是为了叫人看见,就不要指望获得天上的赏赐;如果我们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我们不应该感到不安,也不要担忧未来;我们应该批评自己,而不是批评别人;我们应该真诚地跟随主,若做了错事,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牧师可以在主的这篇讲道的每一节中找到足够多的材料来做多次讲道。最后的比喻非常生动地总结了主为我们所做的——向我们展示神圣真理的坚固磐石,我们应该在这磐石上建立我们品格的房子,也警告和拯救我们脱离不可避免的毁灭,如果我们在世俗观点的流沙上建造。

儿童班

年幼的孩子会喜欢想象主坐在山上,人们聚集在祂周围。要确保他们明白“有福”的意思是“快乐”;主希望我们快乐,并在这篇讲道中告诉我们如何快乐。说完这篇讲道的总体情况后,快速读一遍经文,简单介绍每一节,然后讨论最后的比喻及其含义。

当你去教堂时,牧师会讲道,不是吗?你常常不能理解他在说什么,因为你还是个孩子。但你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越来越明白。在布道中,牧师试图帮助人们理解主的圣言。

当主在世的时候,祂也讲道。圣经中记载的最长的讲道叫做“山上宝训”。

山上宝训是如何开始的?

“有福”是什么意思?

主告诉我们怎么做能真正使我们快乐。

山上宝训充满了美丽而智慧的教导。

山上宝训记录在马太福音的第5、6和7章。

第六章有主祷文。

第七章有黄金法则。

山上宝训以一个精彩的比喻结束。比喻乃是有另一个含义的故事。让我们读一读这个比喻(读马太福音7:24-27)。我不知道你是否能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在含义。你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住在房子里,但这个房子不是我们建造的,有时我们会从一个房子搬到另一个房子里。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另一个房子,是我们自己建造的,而且一直住在里面,尽管他每天都在里面做出改变。这个房子被称为我们的品格。你永远是你自己,即使有时候你喜欢假装你是别人。品格的房子是由我们每天的感受、思考和行为所建造的。如果它是建造在主在圣言中所赐给我们的真理上,那么它就是建造在坚固的磐石上。但是,如果我们的品格是建立在自己或玩伴关于良善的观念上,那么我们的房子就是建造在沙子上,因为这些观念一直在变化,而且往往是错误的。现在你还记得我们关于试探的课吗?暴风雨击打我们品格的房子,这暴风雨就是我们的试探。你能明白这个比喻的教导吗?

当主说完了话,众人对祂的话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他们会感到惊讶?

主说话有权柄,因为祂是神,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一点。

少年班

首先讨论整篇讲道,解释三个部分的构成和每一部分的内容。然后论及福是主的整个教导的关键,是诫命的积极一面。对于少年人,激励他们建立正确的情感和行为也许比禁止更有效。他们应该明白,两方面都是必要的,但真正快乐的生活是以主的无私精神为核心的。然后讲述具体的教训,以比喻结束。

马太福音的第5、6和7章被称为山上宝训。为什么?

在圣经中,还有许多奇妙的事发生在山上。诫命是在西奈山上颁布的。耶稣到山上去祷告。祂带着最亲近的三个门徒上山去,看见祂的圣容。你还记得,以利亚提出并实施了在迦密山上试验假先知的计划。这是因为山顶是描绘思想和情感的崇高状态,是我们靠近主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我们可以俯视自己的日常生活,看见它的真实面貌。因此,当主看到人们极其需要祂的教导时,就带着他们上山去。因为主不但看见他们的身体,也看见他们的灵魂。

山上宝训并不长,但极具内涵;要一个接一个地学习它的教导,得花上一整年的时间。你们会想自己去做的。但你们应该知道并记住,在它的三章内容里,每一章都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段落:第五章是福,第六章是主祷文,第七章是黄金法则。

讲道从说福开始。正如我们在诗篇第一篇的课中所学习的,“有福”的意思是“快乐”。许多人可能不认为主在这篇讲道中所说的有福的状态会真正使他们快乐。他们认为快乐来自于吃喝玩乐、事业有成、受人欢迎、有财有势。但我们知道,人们可能拥有所有这些世俗的东西,却并不快乐。快乐来自于主,是主的无私的精神在我们心里的感受。当我们总是想着自己,希望别人为我们服务时,我们永远不会快乐,因为我们总是想要更多,常常想获得我们得不到的东西。只有忘记自己,乐于助人,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这是有福说所教导我们的。

这篇讲道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例子,说明了如果我们想要培养能带来快乐的品格,就必须做些什么。我们必须通过遵守诫命来证明我们真的愿意服事主;我们不能让怨恨或愤怒留在心里;当人们伤害我们时,我们必须友善和宽容;我们不要因为行了善事而自夸,也不要试图告诉别人,好得众人的称赞;我们必须更多地思考做一个良善的人,而不是取得世俗的成功;我们必须将未来交托给主,不要忧虑;我们不要挑别人的毛病,却不省察自己的错误。

在这篇讲道的末尾有一个什么比喻?

什么是比喻?

在这个比喻中,房子就是我们的品格。我们应该在磐石上建造房子,这磐石就是主的真理。沙子是我们自己的观点,或是别人的观点,他们不通过学习主的真理来寻找生命之道。雨淋,水冲,风吹,代表我们在生活中所遇见的试探和考验。好人和坏人都会遇到试探。

当暴风雨来临时,建在磐石上的房子会怎么样?

建在沙子上的房子会怎么样?

为什么人们对主的教导感到惊讶?

主说话有权柄,因为祂就是神本身。

青少年班

重点应该放在向主寻求指引,而不是向自己寻求指引的必要性上。你可以带着这样的思想来学习所列的经文,以比喻和唯有主说话“有权柄”的思想结束。

山代表接近主的思想和情感的高境界,加利利则代表我们在世上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要看清自己生活的真实面貌,就必须提升我们的思想,超越世俗的追求和野心。除非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就不能理解主在山上宝训中的教导。

这篇讲道以陈述引向快乐的生命品质开始。我们可能还记得诗篇第一篇的课,说到“有福”的意思是“快乐”。这些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会带来快乐的品质。我们很可能认为,如果我们拥有美丽的外表、非凡的力量、自信、商业才能、金钱或某种天赋,我们就会快乐。在我们看来,这些东西是人生来能拥有的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这些可能确实带来了世上所谓的成功,但我们发现,拥有它们的人并不总是快乐的。主通过说福给我们提供了唯一可靠的快乐法则。读第17节。福满足了诫命,它们所描述的品质是我们因为希望服事主而遵守诫命的结果。以赛亚说:“要停止作恶,学习行善。”

这篇讲道的所有其他教导都是实际的例子,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达到有福的品质。阅读讲道的其余部分,注意主是如何不断地指出纠正内在生命的必要性的。这篇讲道必须每次学习一点,因为其中有很多内容。但我们要记住,在这三章中,每一章都有一段特别著名的经文:第五章的福,第六章的主祷文,第七章的黄金法则。我们很可能熟悉整篇讲道的几乎每一节经文,因为我们曾听到它们被引用或被用作讲道。这篇讲道中的每一个教导都挑战我们的思想,引导我们审视自己。有时我们会像当时听道的人一样,对主的教导感到惊讶。例如,我们当即会说:“灵里贫穷的人怎么可能快乐呢?”(*poor in spirit,和合本作“虚心的人”)因为我们把“灵里贫穷”理解为“精神上的贫穷”或懦弱。这不是主的意思。灵里贫穷的人就是那些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而愿意向主寻求指引的人,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多么软弱,多么需要主的帮助。在整部圣言中,“穷人”都是这个意思。同样地,“哀恸的人”是那些真正为自己的罪恶懊悔而努力改善的人,而“温柔的人”是那些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害别人的人。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阅读整篇讲道,试着明白主的意思,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放进祂的话里。

在磐石或沙子上建造房子的比喻对于这篇讲道是一个恰当的结尾。房子就是我们的品格。磐石是主的真理。沙子是人的观点。雨淋,水冲,风吹,是每个人生命中的试探和考验,好人和坏人都是一样。如果我们把品格建立在对主和圣言的信仰上,总是努力按照祂的教导去感受,去思考,去行动,我们就能以毫不动摇的信心去迎接考验、试探、丧亲之痛和失望;我们知道,无论主允许我们遭遇什么,祂都是为了我们永远的利益,我们一路上都是快乐的,因为主要住在我们家里,祂无私的爱,也就是快乐,也会在我们心里。试着永远记住,快乐是一种感觉,它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外界。

主说话“有权柄”,因为祂拥有权柄。祂是神。祂知道。

基本的对应

沙子:人的观点

暴风雨:考验和试探

上一篇:圣经学习指南之主的服事(上)

下一篇:圣经学习指南之最初的门徒(上)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道路(16)
923—926节
道路(15)
921—922节
道路(14)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