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十三章(四)

发布时间:2020-10-04  阅读:1856次

马太福音13:31.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

一粒芥菜种所长成的树表示凭真理从一点点属灵良善开始的教会之人,以及教会。因为只要有一点点属灵良善在人里面扎根,它就会如同好土里的种子那样生长;由于由此产生的树表示教会之人,故可知在它的枝头搭窝的“天上飞鸟”表示真理的知识,和源于此的思维。(AE 1100

对处于良善,也就是爱与仁的人来说,来自主的种子如此结实并增多,以致它多到无法数算,即便在他活在肉身期间不是如此,到了来世也会如此增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因为只要人活在肉身中,种子就在肉土里,在那里处在扭曲、迟钝的事物,也就是知识和快感,以及担忧和挂虑当中。但是,一旦这些东西被脱去,如他进入来世时的情形,这种子就摆脱它们并生长,如同一棵树的种子通常的情形,即:它破土而出,长成幼苗,然后长成一棵大树,接着又繁育成一个树木花园。因为一切知识、聪明和智慧及其快乐和幸福,都如此结实并增多,由此增长到永恒的,而这一切始于一粒最小的种子,如主关于芥菜种的教导,这从天使的知识、聪明和智慧很清楚地看出来,他们还是世人时,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无以言表的。(AC 1941

如果通过反对邪恶如罪的争战,人在世上为自己获得了属灵之物,哪怕这属灵之物如此之小,他都会得救,他的功用以后会生长,就像长成一棵树的一粒芥菜种,正如主在马太福音(13:32)所说的。(C.D.L.17

“一粒芥菜种”表示人在变得属灵之前的良善,是“百种里最小的”,因为他以为凭自己行善。来自他自己的东西无非是邪恶;但当他处于重生的状态时,就会某种良善之物,却是最小的;最后,随着信与爱结合,它变得更大,成了一颗蔬菜;最后,当它被联结起来时,就变成一棵树,然后天上的飞鸟,也就是此处的真理和理性事物便在它的枝头,也就是知识当中搭窝。(AC 55.AC 776, 2057, 9258. TCR 290, 499

马太福音13:33.天国好像面酵……

“面酵”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饭或面”表示良善所源于的真理。此处所用的这个比喻的背景源于这种情况:若没有所谓的发酵,也就是没有虚假与真理,并真理与虚假的这种争战,真理从属于人的虚假当中洁净就无法存在。但争战发生,真理得胜之后,虚假就像渣滓那样沉落,而真理则得以净化,就像美酒;经发酵后,酒会变得清澈,而渣滓则会沉底。这种发酵或争战主要存在于属于人的状态转化之时,也就是他开始凭仁之良善行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凭信之真理行事之时。因为当人出于信之真理行事时,状态尚未得到洁净;但当他出于仁之良善行事时,状态就会得到洁净。因为这时,他出于意愿行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出于理解力行事。属灵的争战或试探在灵义就是发酵,因为在这种时候,虚假愿意与真理结合,但真理拒绝它们,最终把它们抛弃,可以说抛到底部,从而澄清;主关于面酵的教导,当时祂说“天国好像面酵”,要以这层意义来理解。(AC7906

主通过洁净提供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洁净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通过试探,另一种通过发酵。属灵的试探无非是反对从地狱发出并产生影响的邪恶与虚假的争战。人凭这些争战从邪恶与虚假当中得以洁净;在他里面,良善被联结于真理,真理被联结于良善。属灵的发酵通过许多方式实现,无论在天上还是在地上。但世人却不知它们是何物,如何产生影响。事实上,它们是在一起的邪恶与虚假,这些东西被引入社会,产生类似酵母加到面粉和新酒里的那种功效;通过这些方式,不一致的东西就被分离出来,一致的就被联结起来,洁净与清洁得以实现。这些发酵就是主说“天国好像面酵……”这句话的意思。(DP 25

马太福音13:37,38,39.那撒好种的……

“种”表示基于仁爱的信仰(对此,参看AC 1025, 1447, 1610, 1941),或也可说,表示人类当中那些处于基于仁爱的信仰之人,也就是属灵之人;这些人被主称为种子,天国之子(马太福音13:37, 38)。(AC 2848

从广义上说,收割的田地表示整个人类,或整个世界;从狭义上说,表示教会;更狭义地说,是指教会之人;再狭义地说,是指教会之人里面的良善,因为这良善接受信之真理,如同田地接受种子。从田地的这种含义明显可知“收割”表示什么,即: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收割”表示整个人类在通过真理接受良善方面的状态;就不怎么广泛的意义而言,是指教会在接受基于良善的信之真理方面的状态;就严格意义而言,是指教会之人在这种接受方面的状态;就更严格的意义而言,则是指良善在接受真理方面的状态,因而是指真理植入良善。由此明显可知下文的“收割”,如马太福音(13:37,38,39)中的,表示什么。

马太福音13:42.丢在火炉里……

“火炉”或炉子在此表示地狱。“这世代的终结”是指教会的末期,也就是审判之时。“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挑出来”,以及他们“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表示这时恶人会与善人分离,前者被丢入地狱。地狱之所以被称为火炉,是因为它因对自我和世界的爱而看似熊熊燃烧的烈火。(AC1861.HH570

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参看8:12的解读)。

马太福音13:43.那时,义人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

在圣言中,那些爱主,也就是出于爱而行祂诫命的人就被称为义;他们脸上因如同来自太阳的光芒而发光,因为主的神性之爱被传给他们,并被他们接受,主凭此而在他们中间,也就是在他们的内层中,这表现在脸上。(AE 401.AC 612, 2531, 4007, 9263. HH 348

马太福音13:44.天国好像宝贝藏在田地里……

“宝贝”表示圣言里的神性真理;“田地”表示教会及其教义。“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田地的人”表示疏远他的自我之物,为自己获取主教会中的神性真理。(AE 840.AC 5886

属灵的获取并归为己有通过良善与真理实现;与此相对应的世间的获取并归为己有则通过白银和黄金实现。因为就灵义而言,白银是指真理,黄金是指良善。因此,“买”表示归为己有,如在马太福音(13:44)。(AC 5374

马太福音13:45.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

“珠子(或珍珠)”表示知识,以及真理本身;“极贵重的珠子”表示对主的承认;“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人”表示疏远属于自我之爱的一切事物;“把它买下来”表示为自己获取那神性真理。(AE 840. See also AC 5886.AR 726, 916

也可参看《属天的奥秘》(AC 2967),那里说明“买卖人或商人”是指为自己获取真理与良善的知识,由此获取聪明和智慧的人。

“藏在田地里的宝贝”和“珠子”表示天堂和教会的真理,“极贵重的珠子”表示对主的承认;“那人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藏有宝贝的田地”,以及“那买卖人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把贵重珠子买下来”表示因它们是真理而对真理的情感。(AE 863

“天国”既表示天堂,也表示教义;“买卖人”表示那些为自己获取良善与真理,由此获得天堂与教会的人;“珠子”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因为这些真理是属世人的真理;“贵重珠子”表示关于主及其神性的知识;“那人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把它买下来”表示他弃绝自我,好叫接受来自主的生命。(AE 1044

马太福音13:47.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

善人与恶人的分离在此被比作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因为“鱼”表示属世人的认知和知识;在世代的终结,或最后审判的时候,它们便彼此分离,因为既有属世的善人,也有属世的恶人。在灵界,他们的分离看上去就像网撒在海里,并把鱼聚拢起来拉上岸。这种表象也是由于对应,所以“天国”被主比作聚拢鱼的网。善人与恶人的这种分离就是如此显现的,我也曾见过这一幕。(AE 513.AC 2449. L.J.70

马太福音13:49.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

在圣言中,“义人”表示那些照神性次序生活的人,因为神性次序就是公义。主通过救赎行为所变成的公义本身无法被归给、铭刻、适用和联结于人,就像光无法归给眼睛,声音无法归给耳朵,意愿无法归给活动者的肌肉,思维无法归给说话者的嘴巴,空气无法归给呼吸的肺,热无法归给血液等等。谁都能凭自己看出,这些东西会流入进来,将自己附着上去,而非联结起来。但公义只有在人践行公义的情况下才能被获取,而人只有在出于对公义和真理的爱而对待邻舍的情况下才会践行公义。(TCR 96

马太福音13:54.这人从哪里有这智慧和这些异能呢?

圣言的一切细节中都有良善与真理的婚姻,有些话与良善有关,有些话与真理有关。但只有那些研究灵义的人才能区分这些话,由灵义明显可知哪句话与良善或爱有关,哪句话与真理或智慧有关。从这些经文能得以知道凡论述神性良善的地方,经上会提到荣耀、美德或异能、力量。美德或异能的情况就是如此,这一点可见于马太福音(13:54;24:30)和其它地方。(AE 373)

上一篇:第十二章(下)

下一篇:第十四章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道路(16)
923—926节
道路(15)
921—922节
道路(14)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