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锡克教圣人
有一天,我前往一个村落传福音,那里的人大部分是锡克教徒。当他们知道我原信奉锡克教,却改信基督教,就激烈反对我所传讲的,并以砖头掷向我。但当中却有一个人坐在那里凝神谛听。当攻击临到我时,他立刻跳起来,叫那些人停手。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位受人尊敬且满有影响力的地主。当人群开始散去时,他就接待我到他家。等我休息完之后,他把我带至一边,在那儿毫无保留的向我敞开他的心说:「几年以前我去参观一个展览会。有一人在那里销售宗教书籍,我就在那里翻阅一本福音书。站在我旁边的一些人,他们都是心地狭窄的「阿利安?沙马—志」协会的人,他们警告我和其他人不可买这些书。有一位撒杜经过,听到这些话就说:「不!不!不要怕,心胸不要太狭窄。从未有人因着读这些书而使生命变坏,有许多人因此而改变了生命,我自己也在读这些书。若是印度教、佛教、回教或其它宗教,是那样脆弱且无法令人信服,因着仅仅读这些书就被打败,那这些宗教也就不值得相信了,我们所要跟随的,乃是一个能胜过其它宗教,能使它的跟随者脱离罪,并使他们刚强得胜的宗教。」
「然后,」这位钖克教徒继续说:「Arya Samajistt和撒杜马上就开始辩论起来。后来,我遵照撒杜的劝勉买了一本福音书。很可惜的是,我以后再也没有遇见这位撒杜。回到家后,我就开始每天读福音书,它给我的影响太大了,它完全改变了我的生命。现在我才知道,只有基督是我的救主,也是世人的救主。而我也每天重复祂所教导门徒的主祷文。现在我心里有真正的平安,是以前所没有的。我实在发自内心的感谢祂把这平安赐给我,因此,只要一有机会,我也会向人传讲关乎主和生命的教训。目前,我知道灵浸,却不知道水浸。你能否替我施洗呢?因我年纪已老迈,身体又虚弱,我已不能离开家,去和那些外国人同住。他们虽是印度人,却不是真正的印度人。从各方面来看,他们都已是欧洲人,但在道德上和属灵上,他们一点也不比这里的人好,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这里的人还要糟。此外,我也不认为离开这里和他们同住是主的旨意。无疑的,在他们中间,有些人是真基督徒,但大部份的人,无论在那一方面,都比不上非基督徒。我觉得我还是住在这里比较好,照着自己的能力来为主作工。」他满眼泪水的继续说:「我有完全的把握,若是祂今天就来,或是祂立刻召我进入祂的同在里,祂都不会丢弃我。」(约六37〕
当他擦拭泪水时,我就开始向他述说我的经历和所受到的逼迫,以及上帝如何奇妙的保守我。之后,我和他同住数天之久,他也在各方面助我传道。因为我自己不替人施洗,我就劝他去请一些神父来为他施洗,也劝他要像那位主所救的人,就是主曾在他身上赶出污鬼,且叫他回去,到他的亲属那里,将主教他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都告诉他们(可五17〕的那位。
与其把刚信主的人和他们的亲属密友分开,倒不如叫他们继续住在家里,向亲属密友作见证,我觉得这样做会更好。这些人为了要面对争战和逼迫,会变得更为刚强。无庸置疑地,他们会面对许多的危险、试探和难处;但不要忘记,即使他们离开家族的约束,去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也将会遇到同样大的危险和难处。从我的经历里,我可以说,这些难处虽然与在自己家乡的不同,但性质上却是一样。
在这一章,我尝试要表达出这位活的基督,祂那叫人活的工作,不是只限在有组织的教会里,也在那些不为人所知的非基督徒中间进行着。所以,这件事无疑是真的,那就是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将陆续有人要进入上帝的国,而成千上万上帝的儿女,就是那些看得见的教会成员,将被赶到外面的黑暗里去。(太八11!~12〕
没有真实基督生命的基督徒
在上一章我们已看见,虽然有许多人未被称为基督徒,但就其内心来说,却是真基督徒。本章中,我们将继续看到许多人被称为基督徒,却不是真的基督徒。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们只能藉着行走在这条路上,来认识这道路;藉着全心全恿寻求真理,来认识那真理;藉着活出他的生命,来认识那生命。
有许多所谓的基督徒,他们并不渴慕行走在那道路上,也不渴慕认识真理,更不渴慕活在那生命里;所以他们完全不认识真理,也完全没有活在基督复活生命里的经历,他们离开正路,走向自己所选择的灭亡之城。结果,他们不仅没有基督,渐渐也成为不信者,甚至比非基督徒更糟。
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
西方有许多所谓的基督教国家,她们的教育、社会和政治自由大部份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但我们却要记得绝对没有哪一个国家全都是基督徒的。在人群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真诚的基督徒,但不能因此就认定全国人民都是基督徒。我认为那些因基督福音而蒙福的国家,在这末世的日子已逐渐转离祂,不遵守他的命令。而这些国民虽已个别接受基督作救主,却也时常藉着否认他的神性而弃绝祂、侮辱祂。因此,这印证了主所说的:「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十三18〕祂来到自己的人当中,要救他们脱离堕落、被罪所破坏的生命;以恢复其上帝儿子的名分,但是「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1〕。
一个印度教学生
有一次,我在剑桥参加一个聚会,结束之后,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学生前来见我。这个学生曾在印度一所基督教学校就读。他说,当他在校期间,内心非常倾向基督,并且决定要成为一个基督徒。后来他去找传教士要求洗礼,但由于尚未达到法定的受浸年龄,只好作罢。尽管如此,他仍决意一达到法定年龄,就立刻受洗。这事之后,他进入一所宣教学院。接着,他的父母又送他来英国。他说:「当我准备要来这里之前,内心雀跃万分,因为我很幸运能来到一个基督教国家——也就是我所钦佩仰慕的那些好传教士的国家——接受教育及属灵上的祝福。但当我抵达这里一段日子后,看见此地人民的品行和生活方式,却大失所望。假期间,我游历了法国、瑞士、德国和其它国家,更惊讶地发现,那里的人甚至此非基督教国家的异教徒更不如。在非基督教国家里的人,若不是印度教徒,就是回教徒,或是其他宗教的皈依者。但是在欧洲国家,若不是基督徒,他们就甚么也不是;他们没有宗教,只有世界。这种情形不只发生于一般平民阶层,亦见诸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领袖人物中间。我的一些教授就曾告诉我说,他们不相信任何宗教,而是一视同仁。」
「此外,甚至在那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中间,我还看到一些人挥斧砍斩基督教的树根,也就是他们否认基督的神性——基督徒信仰的根基。当我发觉这一切事后,心中甚为悲痛,想到若非我已尝到基督交通的甘甜,及主爱的滋味,必定也会成为无宗教主义者,也必失去在基督里的信心。这种事就发生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他曾接受基督作生命的救主,但因着对祂没有很深的经历,以致他现在反而一直强调基督教算不得甚么,只不过是一种表演和虚伪而已。他又说,他要重返印度教之门,还要告诉那些传道人,若是基督教有任何真理的话,他们最好还是回去教导自己的人民,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需要真理。」最后,这位访客下结论说:「我已决定:水远不要成为没有仁爱的教会的一份子,尽管我可能也会不由自主,然而我却要尽所能的来跟随、事奉我的主。」
没有核仁的空壳
我回答他讶:「大致上,我同意你的说法,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验。我知道有许多人自称是基督徒,却完全没有经历到基督。我把他们称作没有真实基督生命的基督徒。若教会信徒缺乏基督的生命,那就是『没有真正基督信仰的教会』。若基督徒否认基督的神性,那么他们所属的宗教就真正变成『没有基督的基督教』。他们是没有核仁的空壳,没有灵魂的身体。无论他们的文明和道德生命有多么华美,都像是一个冷漠、无生命气息的雕像。但是,不要因此失望,这并非是复活主的错,也不是祂的失败,而是那些不认识祂,也不跟随祂的人的失败,因为他们不给主机会来改变他们的生命,在他们心中制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