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三卷(483b—484)

发布时间:2025-01-19  阅读:70次
 

483b.“泉源”(或涌泉、泉)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或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因而表示圣言,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耶利米书:

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

此处耶和华,也就是主,自称为“活水的泉源”, “活水的泉源”表示圣言,或神性真理,因而表示主自己,主就是圣言;因为经上说:“他们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表示出于自我聪明为自己构建教义,这些教义里面没有真理;“池子”表示教义,“破裂的池子”表示不一致的教义,“不能存水”表示其中没有真理。不是来自圣言,也就是通过圣言(因为主通过圣言教导人)来自主,而是来自自我聪明的教义就是这样;“他们离弃活水的泉源”表示他们不是被主通过圣言来教导的。

同一先知书:

凡离弃你的,必致蒙羞,离开我的,必写在地里,因为他们离弃耶和华,就是活水的泉源。(耶利米书17:13)

此处耶和华,也就是主,同样因来自祂的神性真理而自称为“活水的泉源”;“写在地里”表示受到诅咒(对此,参看AE 222b)

诗篇:

他们必饱享你家里的肥甘;你也必叫他们喝你那喜乐的溪河;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泉源,在你的光中,我们必看见光。(诗篇36:89)

“肥甘”表示爱之良善,“喜乐的溪河”表示来自这良善的真理;“叫喝”表示教导;“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泉源”表示神性真理在主那里,并来自主;由于这就是“生命的泉源”所表示的,所以经上补充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看见光”,因为“主的光”表示神性真理。

撒迦利亚书:

在那日,因罪与污秽的缘故,必有一泉源为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而开。在那日,我要从地上剪除偶像的名,使先知与污灵从这地消失。(撒迦利亚书13:12)

此外论述的主题也是主的降临。“在那日,必有一泉源为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而开”表示那时那些在主国度的人将理解圣言,也就是理解其中的神性真理,“泉源”表示圣言,“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表示主的属灵国度。主的属灵国度在那些在天堂里的人和地上那些处于神性真理的人中间;“因罪与污秽的缘故”表示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移走邪恶和虚假。由于圣言或其中的神性真理由“泉源”来表示,所以经上说:“在那日,我要从地上剪除偶像的名,使先知与污灵从这地消失。”“偶像”表示虚假的宗教,“先知”表示虚假的教义,“污灵”表示从教义的虚假中流出的邪恶;因为当一个人照着宗教和教义的虚假生活时,他就变成一个污灵。

主自己在约翰福音明确教导,“泉源”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

当主坐在撒玛利亚地的雅各井旁时,祂对撒玛利亚的妇人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他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他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水泉,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520)

此处很明显,主所赐的“水”不是指水,而是指神性真理;因为经上说人若喝撒玛利亚妇人来打的水,还要再渴,但喝了主所赐的水,就不会再渴。“这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水泉,直涌到永生”表示这真理里面有生命。当主赐予真理时,它们里面就有生命,这一点可参看前文。当主坐在雅各井旁时,祂之所以对撒玛利亚妇人说这些话,是因为主所说的“撒玛利亚人”是指将要从祂那里接受神性真理的外邦人;“撒玛利亚妇人”表示由这些人构成的教会;祂所说的“雅各井”是指来自祂自己,也就是来自圣言的神性真理。

摩西五经:

因此,以色列独自安然居住在雅各泉旁。(申命记33:28)

这些话是摩西对以色列的儿子们的预言,形成该预言的结论。由于“以色列”表示处于来自圣言的神性真理的教会,所以经上说“雅各泉旁”,“雅各泉”表示圣言,因而也表示圣言方面的主;事实上,主就是圣言,因为祂就是神性真理,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1:13, 14)所教导的。在该预言的末尾说这些话,是因为在这个预言中,论述的是圣言。父亲或族长以色列对约瑟的预言中的“泉”所表相同:

约瑟是多结果者之子,是泉旁多结果者之子。(创世记49:22)

此处的“泉”是指雅各泉,因为约瑟的父亲将这泉所在的田地给了约瑟(约翰福音4:56)。至于“约瑟是多结果者之子,是泉旁多结果者之子”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448b)。单数形式的“泉源”也表示圣言,复数形式的“泉源”表示来自圣言的神性真理,如在诗篇:

你们当在各会中祝福神,就是从以色列泉源(fountain)而来的主。(诗篇68:26)

启示录:

我要将生命水的泉源(fountain)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启示录21:6)

以赛亚书:

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fountains)欢然取水。(以赛亚书12:3)

诗篇:

耶和华啊,我所有的泉源(fountains)都在你里面。(诗篇87:7)

由于圣言中的大多数事物也有反面意义,所以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的“泉源”同样有反面意义,它们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的教义和教义的虚假,如在耶利米书:

我必使她的海枯竭,使她的泉源干涸。(耶利米书51:36)

这话论及巴比伦;“她的海”表示整体上的虚假,“她的泉源”表示虚假的教义。

何西阿书:

必有东风刮来,就是耶和华的风从旷野上来。他的泉源必干,他的涌泉必干涸。(何西阿书13:15)

这些话论及以法莲,他在此表示对圣言的扭曲理解,这种扭曲理解通过圣言确认虚假;“他的泉源必干,他的涌泉必因东风,就是从旷野上来的耶和华的风而干涸”表示它的毁灭;“他的泉源”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教义,“涌泉”表示它的虚假,“来自旷野的东风”表示它因来自外在感官事物的谬误而毁灭。当外在感官事物没有从内在事物那里被光照时,它们就会摧毁人的理解力,因为一切谬误都来自这个源头。

诗篇:

你曾用力量将海分开,将水中海怪或鲸鱼的头打破。你曾砸碎利维坦的头,把他给旷野(ZiimTziim,中文圣经译为旷野)的人民为食物。你使泉源和溪河裂开,使大能的河枯干。(诗篇74:1315)

此处“泉源”和“溪河”表示来自自我聪明的虚假教义;“大能的河”是指由此而来的对虚假的确认原则;“海怪或鲸鱼”和“利维坦”表示属于感官和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当它们上面的属灵人关闭时,一切虚假就都源于它们。人的自我就居于感官和属世人,故只基于这些所得出的结论就是从自我,或自我聪明所得出的结论;因为神性通过属灵人流入属世人,当属世人上面的属灵人关闭时,神性不会流入属世人;而属灵人是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而打开的。将利维坦作为食物所赐给的旷野(ZiimTziim,中文圣经译为旷野)的“人民”表示那些处于地狱的虚假之人。

484.“神必从他们眼上擦去一切眼泪”表示虚假通过试探被移走后,来自对真理的情感的一种祝福状态。这从“从眼上擦去眼泪”的含义清楚可知,“从眼上擦去眼泪”是指除去由于虚假并来自虚假的头脑悲伤;由于当他们所经历的试探结束后,这种悲伤止息时,通过真理来自良善的祝福就随之而来,所以也表示这种祝福。事实上,天使所享有的一切祝福都通过真理从良善而来,或通过对真理的属灵情感而来;对真理的属灵情感来自良善,因为良善构成它,或说是它的原因。天使的一切祝福都来自这个源头,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构成天堂,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故那些处于神性真理的人就处于天堂的生命,因而处于永恒的祝福。

“眼上的眼泪”表示由于虚假并来自虚假的头脑悲伤,是因为“眼睛”表示对真理的理解;因此,“眼泪”表示悲伤,是因为没有对真理的理解,因而因为虚假。在以下经文中,“眼泪”具有相同的含义。以赛亚书:

祂要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所有脸上的眼泪。(以赛亚书25:8)

这些话表示主将通过祂的降临移走那些从祂存活之人的邪恶和虚假,以至于将不再有由于它们并来自它们的头脑悲伤;“死亡”表示邪恶,因为属灵的死亡来自邪恶,或说邪恶是属灵死亡的原因;“眼泪”论及虚假。

值得注意的是,“流泪”和“哭泣”都表示由于虚假并来自虚假的悲伤,但“流泪”表示头脑的悲伤,“哭泣”表示由于虚假导致的内心悲伤。头脑的悲伤是属于真理的思维和理解力的悲伤,而内心的悲伤是属于良善的情感或意愿的悲伤;由于圣言处处都有真理与良善的婚姻,所以当表达由于教义或宗教的虚假导致的悲伤时,圣言就提到“哭泣”和“眼泪”这两者。“哭泣”表示内心的悲伤,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哭泣”从心里爆发出来,并通过嘴口爆发为哀号;而“流泪”是头脑的悲伤,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它从思维通过眼睛发出来。无论哭泣还是流泪,都有水流出来,但这水是苦的、涩的,这是由从灵界进入人的悲伤的流注造成的;在灵界,苦水对应于由虚假造成的真理的缺乏,由此对应于悲伤;因此,那些处于真理的人会由于虚假而悲伤。由此可见,当提到“哭泣”时,圣言之所以也提到“眼泪”,是因为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存在于圣言的每个细节中。

我只引用以下经文来证明这一点。以赛亚书:

我要为雅谢人,就是西比玛的葡萄树痛哭;希实本、以利亚利啊,我要以眼泪浇灌你。(以赛亚书16:9)

耶利米书:

我的灵魂必在暗地里哭泣,我的眼睛必流下泪水。(耶利米书13:17)

同一先知书:

但愿我的眼为泪水的泉源,我好昼夜哭泣。(耶利米书9:1)

耶利米哀歌:

她夜间痛哭,泪满脸颊。(耶利米哀歌1:2)

玛拉基书:

使眼泪、哭泣和叹息遮盖耶和华的祭坛。(玛拉基书2:13)

诗篇:

 流泪撒种的,那哭着带种的。(诗篇126:56)

耶利米书:

要抑制你的声音,不要哭泣,抑制你的眼睛不要流泪。(耶利米书31:16)

同一先知书:

让哀悼的妇人速速为我们举哀,使我们的眼流下眼泪。(耶利米书9:18)

此处“举哀”取代了哭泣,因为它是哭泣的声音。诗篇:

我因呻吟而疲惫,整夜漂洗我的床;我用泪水浸湿我的榻。(诗篇6:6)

此处“漂洗床”表示哭泣,哭泣属于嘴,因为它论及呻吟;而具有相同含义的“浸湿榻”论及眼泪。引用这些经文是为了说明,当两个相似的词语出现在圣言中,尤其出现在先知书时,它们不是无谓的重复,而是一个与良善有关,一个与真理有关。


上一篇:第三卷(482—483a)

下一篇:第三卷(485—486)

  栏目导航  
1206 - 1221节
1201—1205节
1197—1200节
1189—1196节
1186—1188节
1179—1185节
1172—1178节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