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b.由于前面(AE 785节)从圣言引用了提到“作为”、“行为”、“作工或工作”和“实行或遵行”的经文,所以现在我要引用提到“信或信心”(译注:faith,译者多译为信心,偶尔译为信)和“相信或信”(译注:believing,译者多译为信)的经文,但只从福音书中引用,不从使徒书信中引用,因为福音书里面有主自己的话,这些话都包含灵义在里面,与天堂的直接交流通过灵义实现;而使徒的著作里面没有灵义,尽管它们都是对教会有用的书。
下面是提到“信心或信”(faith)和“相信或信”(believing)的圣言经文。马太福音:
有一个百夫长来到主这里,说,主啊,我不配你到我屋檐下;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僮仆就必得医治。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随祂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我也没有遇见过。祂对百夫长说,你去吧,照你所相信的给你作成了;他的僮仆就在那时刻医好了。(马太福音8:8, 10, 13)
主之所以照他们的信医治这个人和其他人,是因为那时要建立的教会的第一和首要的事就是,他们要相信主是全能的神,没有这种信,教会就无法建立起来。因为主是天堂的神和大地的神,若不承认祂的神性(这承认就是信),与主的结合是不可能的。百夫长显然承认主是全能的神,因为他说:“我不配你到我屋檐下;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僮仆就必得医治。”
同一福音书:
有一个患血漏的女人摸耶稣的衣裳繸子;因为她在自己里面说,我若只摸得着祂的衣裳,就必得医治。耶稣转过来看见她,就说,女儿,放心,你的信使你痊愈;就在那一刻,她就得了医治。(马太福音9:20–22)
又:
他们把一个躺在床上的瘫痪病人带到耶稣面前;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痪病人说,放心吧,你的罪赦了。起来,拿起你的床往家去吧!(马太福音9:2–7; 路加福音5:19–25)
又:
有两个瞎子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相信我能作这事吗?他们对祂说,主啊,是的。于是耶稣摸他们的眼睛,说,照你们的信心给你们作成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马太福音9:27–30)
病人得医治所凭的这信不是指其它信,而是指被称为历史的信,那时这信也是神迹的信。因此,那时有许多人靠这信行神迹。这信就是,主是全能的,因为祂能凭自己行神迹;因此,祂也允许自己被敬拜,但旧约的众先知不是这种情况,他们没有被敬拜。但在这历史的信成为得救的信以先,必须始终有这历史的信;因为当人从圣言学习真理,并照之生活时,历史的信就在他里面变成得救的信。
又:
有一个迦南妇人,她女儿被鬼附得甚苦,就来拜耶稣说,主啊,帮助我。耶稣对她说,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愿的给你作成吧;她的女儿就得了医治。(马太福音15:22–28)
约翰福音:
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患病了,在他儿子死之前找耶稣医治他。耶稣对他说,去吧,你儿子活了;那人就相信耶稣对他说的话。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你的儿子活了。因此,他和他全家就都相信了。(约翰福音4:46–53)
同一福音书:
耶稣遇见那被祂治好的生来瞎眼的人,对他说,你相信神的儿子吗?他回答说,主啊,谁是祂,好让我相信祂呢?耶稣对他说,你已经看见祂,这同你说话的就是祂。他说,主啊,我相信;就拜耶稣。(约翰福音9:35–38)
路加福音:
耶稣对死了女儿的管会堂的说,不要怕,只要相信,她必得痊愈;那女儿就复活了。(路加福音8:50, 55)
同一福音书:
主治好的十个麻风病人中,有一个是撒玛利亚人,他回来脸伏在耶稣的脚旁;耶稣对他说,起来,去吧;你的信使你痊愈。(路加福音17:15, 16, 19)
又:
耶稣对瞎子说,你的信救了你;瞎子立刻看见了。(路加福音18:42, 43)
马可福音:
当门徒不能医治一个人的儿子,他被哑巴的灵附着时,耶稣对他们说;耶稣对他说,你若能相信,在相信的人,一切事都有可能;孩子的父亲流着泪喊着说,主啊,我相信,求你帮助我的不相信;他就得了医治。(马可福音9:17, 23, 24)
对主的信治好这些人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承认主的神性全能,承认祂是神。第二,信就是承认,直觉来自承认;来自承认的一切直觉都会使另一个人同在或出现,这在灵界是很常见的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直觉来自对主的全能的承认。当主将要建立一个新教会时,正是出于这种承认,他们是最先拥有对主的一种直觉的,或说是首先仰望主的。由此清楚可知,此处的信是什么意思。第三个原因是,主所医治的一切疾病都代表、因而表示对应于这些属世疾病的属灵疾病;属灵的疾病只能被主医治,事实上通过仰望祂的神性全能,以及生活的悔改被医治。这就是为何有时祂说:“你的罪赦了;去吧,不要再犯罪了。”他们的神迹之信也代表并表示这信;但主医治属灵疾病所凭的信只有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和照之的生活才能被赐下;真理本身和遵行它们的生活本身构成信的品质。不过,接下来的内容会详述这一点。
约翰福音:
当拉撒路死了时,他姐姐说,主啊,他这时必是臭了。耶稣对她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相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约翰福音11:39, 40)
路加福音:
耶稣对那妇人,就是眼泪湿了耶稣的脚,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亲吻祂的脚,还把香膏抹上的罪人说,你的罪赦了;你的信救了你,平安地去吧!(路加福音7:38, 48, 50)
从这些话清楚看出,正是对主全能的信医治了他们,也同样是这信赦了他们的罪,也就是除去他们的罪。原因在于,这个女人不仅信主的神性全能,还爱祂;因为她亲吻主的脚。因此,主说“你的罪赦了,你的信救了你”,因为信使得主的神性同在或出现,爱则进行结合。然而,对主来说,同在却不结合是可能的;由此明显可知,拯救人的,是来自爱的信。
又:
在船上,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这小信(little faith)的人哪,为什么害怕呢?于是起来,斥责风和海,就大大平静了。(马太福音8:26; 马可福音4:39–41; 路加福音8:24, 25)
又:
彼得按主的吩咐,从船上下来,在水上走;但当风变强时,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大喊,主啊,救我!耶稣立刻抓住他的手,说,你这小信(little faith)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马太福音14:28–31)
又:
当门徒不能医治疯子时,主对他们说,唉!这又不信又乖僻的世代啊,我和你们在一起要到几时呢?耶稣就医好了他;祂对门徒说,他们不能医治他,是因他们不相信。(马太福音17:14等)
又:
耶稣来到自己的家乡,在那里,他们都厌弃祂;耶稣说,一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家之外,没有不受尊敬的。耶稣因为他们不相信,就不在那里行许多异能了。(马太福音13:57, 58)
当门徒不能奉主的名行神迹时,主称他们为“小信的人”,祂因他们的不相信而不能在自己的家乡行神迹,因为门徒的确相信主是弥赛亚或基督,以及神的儿子,先知在圣言中所写的那一位;然而,他们却不相信祂是全能的神,父耶和华就在祂里面;只要他们相信祂是一个人,同时却不相信祂是神,那么全能所属的祂的神性就不能凭信而与门徒同在。因为信使主同在,如前所述;但只信作为一个人的祂不会使祂的神性全能同在。由于同样的原因,如今世上那些只仰望祂的人身,却不同时仰望祂的神性之人不能得救;苏西尼派和阿里乌派就是这种情况。
出于类似的原因,主不能在自己的家乡行神迹,因为在那里,他们从小就看见祂和其他人一样;因此,他们不能将对祂神性的观念附在这个看见上;如果这种观念不存在,那么主的确存在于一个人里面,但不是与神性全能一起存在于他里面;因为信照着对主的感知的性质或品质而使主存在于人里面。人不承认其它的事,从而弃绝它们。为叫主可以通过信在人里面实现或运作某事,主的神性必须存在于人里面,而不是存在于他外面。
约翰福音:
众人中间有许多人信了耶稣,说,基督来的时候,祂所行的迹象岂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约翰福音7:31)
马可福音:
信的人必有这些迹象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用新舌头说话;他们拿起蛇;若喝了什么致命之物,也必不能伤害他们;他们给病人按手,病人就可痊愈。他们出去,到处宣讲,主与他们一同工作,用迹象随着,证实圣言。(马可福音16:17–20)
由于犹太民族唯因神迹而相信耶和华,所以很明显,此处所指的,是一种神迹之信,而不是得救之信。因为他们是外在人,外在人只被外在事物打动去进行神性敬拜,如强力冲击心智的神迹。此外,对一个新教会将在其中建立的人来说,神迹之信也是最初的信;对当今基督教界的所有人来说,这种信同样是最初的信,这就是为何主所行的神迹被描述,还被传讲。因为对所有人来说,最初的信是一种历史的信,后来,当人通过他的生活变得属灵时,这信就变成得救之信。事实上,首先要相信的是,主是天地之神,祂是全能、全在、全知、无限,并与父为一。知道这些事是必须的;但只要它们只是知识,或说只是被知道,它们就是历史的;历史的信使得主同在,因为它是来自主的神性性质的一种对主的直觉。然而,这信不拯救人,直到人过信仰的生活,也就是仁爱的生活;因为那时,他意愿并实行他所相信的,意愿和实行属于爱,爱与信使之同在的那一位结合。至于门徒所行的神迹,以及他们在基督教会开始时所行的神迹,如赶鬼,用新舌头说话等等,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706c节)。
马太福音: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为你们,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马太福音17:14–20)
马可福音:
要对神有信心;因为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当被拔起来,抛在海里,他心里不疑惑,只相信他所说的必成,他所说的就必给他作成。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所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相信你们必得着它们,就必拥有它们。(马可福音11:22–24)
马太福音: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被拔起来,抛在海里,也必作成。只要相信我,无论你们求什么,就必得着。(马太福音21:21, 22)
路加福音:
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会服从你们。(路加福音17:6)
这些事不可以照着这些话来理解,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这些话是对门徒说的,即: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能将一座山或一棵桑树拔起离开其位置,并把它抛在海里;无论他们求什么,就必得着。然而,每个人只要有信,就必得着凡他所求的,并不符合神序;门徒将一座山或一棵桑树拔起离开其位置,并把它抛在海里也不符合神序。相反,此处的“信”是指来自主的信;因此,它被称为“对神的信”,那些处于来自主的信之人只求有助于主的国和自己得救的东西;他们不想要其它东西;因为他们心里说:“我为什么求无助于这种功用的东西呢?”因此,他们若真的去求除了他们从主那里被恩准去求的东西之外的任何东西,就不可能有对神的信,也就是说,不可能有来自主的信。事实上,天堂天使不可能渴望,从而去求别的任何东西;即便这样做,他们也决不相信他们会得着它。主之所以把这信比作将一座山或一棵桑树抛在海里的能力和力量,是因为主无论在此处,还是在圣言的别处,都通过对应说话;因此,这些话必须属灵地来理解。因为一座“山”表示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而表示对邪恶的爱;一棵“桑树”表示这爱的信,也就是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信,“海”表示地狱;因此,“靠着对神的信拔起一座山,把它抛在海里”表示把这些爱扔进地狱,这些爱本身是极其邪恶的,是属魔鬼的;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信也是如此;这一切是通过来自主的信作成的。将来自主的信的能力和力量比作拔起一座山和一棵桑树,把它抛在海里,还因为在灵界,这些事真的会发生。在那里,对邪恶的这些爱有时看似山,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信则看似一棵桑树。 一位天使靠着来自主的信,就能将这两者连根拔起,并把它们扔进地狱。一座“山”表示对主之爱,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自我之爱(参看AE 405, 510节);一棵“无花果树”或一棵“桑树”表示在其良善和真理方面的属世人,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在邪恶和虚假方面的属世人(参看AE 403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