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三十七、天堂里的小孩子(340—345)

发布时间:2022-04-10  阅读:940次

340.许多人以为在天堂,孩子保持小孩子的样子不变,并且在天使当中就像孩子。人若不知道何为天使,可能因教堂里随处可见的绘画和图像确认这种观点;在这些绘画和图像中,天使就被表现为孩子。然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构成天使的,是聪明和智慧;孩子只要没有这些,便不是天使,尽管与天使同在。不过,一旦变得聪明、智慧,他们就变成天使。神奇的是,那时他们不再像孩子,而是像成人,因为他们不再具有孩子般的性质,而是具有更成熟的天使性质。聪明与智慧便产生这种效果。孩子之所以随着在聪明和智慧上不断被完善而显得更成熟,因而像少年和青年人,是因为聪明和智慧是最基本的属灵食物。因此,滋养他们心智的事物也滋养他们的身体;这是由于对应,因为身体的形式无非是内层的外在形式。不过,要知道,在天堂,孩子的成长不会超过刚成年的时期,而是永远停留在这个时期。为让我确信这一事实,我被允许与一些自孩提时就在天堂被抚养长大的人交谈,也与一些仍是孩子的人交谈;同样是这些人,长成青年后,我再次与他们交谈;我从他们听说了他们的生命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历程。

注:属灵的食物是知识、聪明和智慧,因而是为它们源头的良善和真理(3114, 4459, 4792, 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576, 5582, 5588, 5655, 8562, 9003节)。所以,就灵义而言,凡从主的口所发出的,都是食物(681节)。“饼”因表示总体上的一切食物,故表示一切属天和属灵的良善(276, 680, 2165, 2177, 3478, 6118, 8410节)。这是因为它们滋养心智,而心智属于内在人(4459, 5293, 5576, 6277, 8410节)。

341.纯真是接受天堂的一切事物的器皿,因而孩子的纯真是对良善与真理的一切情感的一个层面。这一点从前面关于天堂天使的纯真(276-283节)的说明可以看出来,即:纯真就是愿意被主,而非自我引导;因此,人在何等程度上处于纯真,就在何等程度上摆脱自我形象;在何等程度上摆脱自我形象,就在何等程度上获得主所赋予的特性。主的特性被称为主的公义和功德。但是孩子的纯真不是真正的纯真,因为它还缺乏智慧。真正的纯真是智慧,因为人在何等程度上有智慧,就在何等程度上喜欢被主引导;或也可说,人在何等程度上被主引导,就在何等程度上有智慧。

因此,孩子从外在纯真被引入内在纯真;外在纯真是他们最初的特征,被称为孩童的纯真;而内在纯真则是智慧的纯真。这后一种纯真就是他们的一切教导和发展的目的;所以,当他们达到纯真的智慧时,在此期间作为一个层面服务于他们的孩童纯真就与他们相联结。

孩子的纯真向我表现为某种木质事物,几乎没有生命,随着孩子通过对真理的认知和对良善的情感被完善而焕发生机。后来,真正的纯真被表现为一个极其美丽的小孩,赤身露体,充满活力;因为住在至内层天堂,因而离主最近的真正纯真者在其他天使眼前总像小孩子,有的还是赤身;事实上,纯真就由赤身露体不觉羞耻来代表,如经上论到伊甸园中第一个人及其妻子的话(创世记2:25)。所以,当他们丧失纯真时,就为赤身露体而感到羞耻并藏了起来(创世记3:7, 10, 11)。简言之,天使越智慧,就越纯真,越纯真,就越看似小孩子。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婴孩表示纯真(参看278节)。

342.我曾与天使谈论小孩子,想知道他们是否摆脱邪恶,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有实际的邪恶。我被告知,他们同样陷入邪恶,事实上也无非是邪恶。只是和所有天使一样,主使他们远离邪恶,将他们保守在良善中,以致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似乎凭自己处于良善。因此,当孩子在天堂长大成人时,为避免他们误以为他们里面的良善来自他们自己,而非来自主,他们时不时地被带回到自己与生俱来的邪恶里,并留在其中,直到他们知道、承认并相信事情的真相。

有一个在婴孩时期死去并在天堂长大的人就持有这种观点。他曾是一个国王的儿子;于是,他被带回到他与生俱来的邪恶生命中,然后从他的生命气场发觉,他有一种在别人面前发号施令的强烈欲望,并视奸淫为无关紧要之事;这些邪恶就是他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不过,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性质,他便再次被接到他以前所在的天使当中。

在来世,没有人会因自己的遗传之恶受到惩罚,因为这不是他的恶;也就是说,他的遗传性并不是他的错;他只因他的实际邪恶,也就是说,只为他通过实际生活而归给自己的遗传之恶受惩罚。因此,把长大成人的孩子带回到其遗传之恶的状态中,不是让他们为此受惩罚,而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自己无非是邪恶;他们从自己所在的地狱被带上天堂,完全是主的怜悯;他们在天堂是主的恩典,而非自己配得。这会防止他们因自己里面的良善而在他人面前夸耀,因为这违背相爱的福分,就像违背信之真理那样。

注:所有人都生在各种邪恶中,甚至到了他们的特性无非是邪恶的程度(210, 215, 731, 874-876, 987, 1047, 2307, 2308, 3518, 3701, 3812, 8480, 8550, 10283, 10284, 10286, 10731节)。因此,人必须再生,也就是重生(3701节)。人的遗传之恶就在于他爱自己胜过爱神,爱世界胜过爱天堂,与自己相比,视邻舍如无物,除非为了自己的利益,因而为了自己的缘故;因此,遗传之恶就在于爱自己、爱世界(694, 731, 4317, 5660节)。当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占据主导地位时,一切邪恶便从它们而来(1307, 1308, 1321, 1594, 1691, 3413, 7255, 7376, 7488, 7490, 8318, 9335, 9348, 10038, 10742节)。这些邪恶就是对他人的蔑视、敌意、仇恨、报复、残忍和欺骗(6667, 7370-7374, 9348, 10038, 10742节)。一切虚假皆出自这些邪恶(1047, 10283, 10284, 10286节)。只要把缰绳给这些爱,它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自我之爱甚至觊觎神的宝座(7375, 8678节)。

343.有几次,有许多处于纯婴儿状态的孩子与我同在唱诗班。他们还不会说话,只发出一种娇嫩、不成形的声音,尚不能像后来他们变得更成熟时那样行如一体。令我惊讶的是,与我同在的灵人忍不住引诱他们说话。这种欲望是灵人所固有的。但我注意到,每次孩子们都加以抵制,不愿以这种方式说话。我经常感受到他们的拒绝和抵制,还伴随着一种气恼;当有机会说话时,他们只说一句:“不是这样”。我被告知,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试探,好叫他们习惯并开始抵制虚假与邪恶,学会不按别人的要求思考、说话和行动,因而除了主以外,不让自己被任何人引导。

344.由此可见孩子的教育在天堂是什么样,即:他们通过对真理的理解和关于良善的智慧被引入天使的生命,而天使的生命就在于含有纯真在里面的对主之爱和相爱。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尘世孩子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何等不同。在一座大城市的街道上,我看见一些小男孩在互相打架;一群人聚集在周围看得津津有味;我被告知,小男孩便在自己父母的鼓动下参与这样的打架。透过我的眼睛目睹这一切的善灵和天使对此如此厌恶,以致我能感觉到他们的不寒而栗;特别是父母竟然鼓励这种行为。他们说,父母这样做,会早早地毁掉孩子从主所获得的一切相爱和一切纯真,把他们引入仇恨和报复。因此,他们通过自己的故意行为把自己的孩子关在天堂之外,因为天堂只有相爱。所以,要让祝福自己孩子的父母们谨防这种事。

345.还有必要描述一下幼年死去的人和成年死去的人之间有何不同。成年死去的人拥有从世俗和物质世界所获得的一个层面,并将这个层面带在身上。该层面就是他们的记忆及其肉体的属世情感。这个层面会保持固定并沉寂下来,但仍作为一个最外层而服务于他们死后的思维,因为思维流入它。所以,这一层面的性质,以及它所含之物对应于人的理性活动的方式,就决定了人死后是什么样。但幼年死去并在天堂长大的人却没有该层面,因为他们没有从物质世界和尘世肉体获得什么;而是拥有一个属灵-属世层面。因此,他们不会陷入这种粗鄙的情感和随之的思维,因为他们所得的一切皆来自天堂。此外,这些孩子并不知道他们曾生在世界,以为生在天堂。除了属灵的出生外,他们也不知道其它任何出生;而属灵的出生是通过良善与真理的知识,以及使得人成为人的聪明与智慧实现的。由于这些出自主,所以他们认为他们属于主自己,也喜欢这样。然而,尘世长大之人的状态也有可能变得像天堂长大的孩子的状态那样完美,只要他们远离肉体和尘世之爱,也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并接受属灵之爱以取代之。

上一篇:三十六、天堂里的非基督徒或教会之外的人(323—328)

下一篇:三十八、天堂里的智慧人和简单人(356)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五十六...
道路(16)
923—926节
道路(15)
921—922节
道路(14)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