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 !服务热线:13031752881 简体 | 繁體
Logo
网站首页 著作简介 文章中心 视频资料
音频资料 图片资料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要著作 >> 详细信息

神性智慧(十)

发布时间:2023-06-30  阅读:733次
 

不过,从心与肺的对应关系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本身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有心和肺;每个人也都有心和肺的一个相互结合在里面;对每个人来说,心脏的血液在肺部除去杂质,并被空气中的挥发性元素和气味滋养;然而,对善人和恶人来说,这一过程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血液在肺部的这种洁净和滋养在善人和恶人那里各是何性质,可从以下经验的例子判断出来。在灵界,善灵喜欢用鼻子吸收甜蜜芳香的气味,厌恶腐烂的臭味;而另一方面,恶灵却喜欢用鼻子吸收各种各样腐烂的臭味,逃避甜蜜芳香的气味。这就是为何地狱里有肮脏、恶臭、令人作呕和腐烂等等的气味,这是因为每一种气味都对应于由某种爱之情感所产生的感知;在天堂则恰好相反。

这清楚表明,对世人来说,血液通过空气而被同质的相似物质滋养,并清除异质的不相似物质。人类的血液就其最内层而言,是属灵的,就其最外层而言,是物质的;因此,那些属灵的人从自然界中诸如对应于属灵事物的那类事物中滋养血液;而那些纯属世的人则从自然界中诸如对应于属世事物的那类事物中滋养血液。这就是为何人类的血液在种类和程度上就像他们的爱一样有如此大的不同,因为血液对应于爱,如前所述。

(7)爱是意愿的生命,构成人的全部生命。人们通常认为思维构成人的全部生命;但构成人全部生命的,是爱。人们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人的思维会向他显现,而他的爱则不然。你若拿走爱,或源于爱、被称为情感的任何溪流,就会立刻停止思考,变冷并死亡。然而,如果你只是拿走思维,如失去记忆,以及在睡眠、昏厥、窒息,或子宫中时的情形,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这些时候,尽管人停止了思考,但只要心脏还在跳动,他还继续活着,因为心脏对应于爱。意愿与理解力也是如此,因为爱属于意愿,思维属于理解力。

此外,前文通过心与肺的对应关系清楚说明,爱构成人的全部生命;还通过这种对应关系说明,正如心在子宫里形成肺,是为了可以通过它们实现呼吸,因而实现说话的目的;同样,爱形成理解力,是为了可以通过它思考,并从思维说话;前面也以同样的方式说明,爱从它自身产生意图所来自的情感,通过这些情感产生光明或直觉所来自的感知,又通过这感知产生观念所来自的思维,并出于这些观念产生记忆;这一切合起来构成爱的理解力,肺所有的部位都以相似的系列对应于它们。

正如爱为了思考和说话的功用而形成理解力,它也为了功用而形成其它一切生命功能:有的是为了滋养的功用,有的是为了制造食糜和血液的功用,有的是为了繁衍的功用,有的是为了感觉的功用,有的是为了行动和运动的功用;在这一切功用中,除了本身形成它们的东西,也就是爱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使生命行动起来。它们的形成是通过心脏及其血液实现的,因为血液对应于爱,心脏对应于爱的容器;而全身的内脏、器官和肢体是爱通过心脏形成这些功用的功能所在的部位。凡能调查研究它们的人都会看到,这些内脏、器官、肢体,和肺脏一样,都有从最初到最后的一系列功用在里面。从这一切和前面的章节清楚可知,意愿之爱构成人的全部生命,理解力的生命来自意愿;因此,人就是他的爱,他的理解力则来自这爱并与它一致。

11.XI.来自主的对主之爱存在于仁爱中,智慧存在于信仰中

那些只以属世的方式,同时不以属灵的方式思想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因不能思想别的而只思想主是作为人而被爱的,邻舍也是作为人而被爱的;而那些既以属世的方式,也以属灵的方式思考的人则感知到,并出于感知认为,无论恶人还是善人,都能爱作为人的主,同样能爱作为人的邻舍;恶人若去爱,反过来却不会被爱;而善人若去爱,反过来就会被爱。因此,一个属灵-属世的人会得出以下结论:爱主就是爱来自祂的东西,这种东西本身是神性,因为主在其中;这就是向邻舍行善;一个人只能以这种方式被主所爱,并通过爱与主结合。然而,一个属世人不能以属灵的方式思想这个问题,除非它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在他面前。所以这个问题将按以下标题来清楚呈现:

爱和仁爱

(1)对功用的爱就是仁爱。

(2)主是仁爱的源头,邻舍是仁爱的对象。

(3)对主之爱因存在于功用中而存在于仁爱中。

(4)功用就是正确、忠信、诚实、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5)普遍的功用也是仁爱的功用。

(6)功用只在那些与来自地狱的邪恶争战的人那里才会变成仁爱的功用。

(7)因为它们,即不是仁爱功用的功用,违背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

(8)以人自己的利益为其最初和最后目的的功用不是仁爱的功用。

智慧和信仰

(1)信仰无非是真理。

(2)当真理被感知到和被爱时,它就变成真理;当被知道和思考时,它被称为信仰。

(3)信之真理一方面关注主,一方面关注邻舍。

(4)简言之,它们关注一个人当如何靠近主才能实现结合,之后主又如何通过他履行功用。

(5)这些事都是属灵、道德和文明的真理所教导的。

(6)信仰就是知道并思考这些真理;仁爱就是意愿并实行它们。

(7)因此,当主的神性之爱与人一起存在于仁爱,也就是意愿并实行真理中时,主的神性智慧就与他一起存在于信仰,也就是知道并思考真理中。

(8)仁爱与信仰的结合是相互的。

爱和仁爱

(1)对功用的爱就是仁爱。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有这三者在里面,即:目的、原因和结果。原因来源于目的,目的通过原因产生,在结果中拥有存在。当目的通过原因而在结果中时,它就拥有存在。每一种爱及其情感都有目的在里面,这目的打算或渴望去做它所爱的事,所做的事就是它的结果。主就是所来自的目的,人是所通过的原因,功用是目的存在于其中的结果。主是所来自的目的,因为祂出于其神性之爱而打算或愿意履行功用,也就是向人类实行良善。人是所通过的原因,因为一个人处于或能处于对功用的爱,当处于这爱时,他就打算或愿意履行功用;功用就是目的存在于其中的结果;功用就是那被称为良善的事物。由此清楚可知,对功用的爱就是一个人当向邻舍所拥有的仁爱。

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有一个目的、一个原因和一个结果在里面,这一点可从任何事中被测出来;例如,当一个人在做某事时,他要么对自己,要么对别人说,或别人对他说,你为何做这事?目的是什么?你如何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出于什么原因或用什么方法做到这一点?你在做什么?也就是结果会是什么?目的、原因和结果也被称为目的原因,中间原因和所引起的事物;目的根据原因的法则而是原因中的全部,并由此而是结果中的全部,因为目的是原因和结果的真正本质。同样,主因是目的而是与人同在的对功用的爱,或仁爱中的全部,并由此是人所行的功用中的全部。教会里所有的人由此相信一切良善都来自神,无一来自人;神是良善本身。因此,作为结果可推知,实践仁爱是指履行功用,或实行系功用的良善;所以对功用的爱就是仁爱。

(2)主是仁爱的源头,邻舍是仁爱的对象。从前面的阐述清楚可知,主是对功用的爱,或仁爱来自主,从主出来或存在。邻舍之所以是它的对象,是因为人当向邻舍心怀仁爱,仁爱是向他履行的。既然说邻舍是仁爱的对象,那么就要说明什么是邻舍,谁是邻舍。从广义上说,邻舍是指总体或公共利益;从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指教会、一个人的国家和大大小小的社区;从狭义上说,它是指同胞、同伴和兄弟。出于爱向这些履行功用就是向邻舍实践仁爱,因为凡出于爱向它们履行功用的人就是在爱它们。他之所以爱它们,是因为对功用的爱和对邻舍的爱是不可分割的。事实上,一个人出于对功用的爱,或仁爱能向仇敌或恶人行善;但他向这些人所履行的功用是使他们悔改或和解的功用,这些功用各种各样,并以各种方式来实现(参看马太福音5:25, 43, 44等; 路加福音6:27, 28, 35)。


返回顶部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