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定伴随着情感
儿童在任何特定年龄段的学习能力,不取决于经验,而是取决于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来自灵界的流注影响的结果,与儿童的灵性与天堂天使的联结有关。这些属灵联结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变化,这种变化是产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期之间差异的原因。在婴儿期,属天天使伴随;在儿童期,属灵天使伴随;在青年期(更低一层的接近)属世的天使伴随。每种不同层次的天使唤起不同的情感,这是孩子智力发展和兴趣的基础。只有带着感情接受的东西才会留下。
只有带着感情接受的东西才会被学习和内心理解,这些是智力成长的适当食物。精神食粮,跟物质食粮一样,必须根据消化的能力给予,而消化的能力随着人的成熟与长大而提高。情感是属灵事物和心智成长的消化剂。情感汲取精神养分,将其吸收到系统中,使其成为人的一部分。由于感情随着成长而改变,兴趣也随之改变,驱使我们吸收不同的知识。因此,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一些普遍的兴趣和情感。了解这些对办好教育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被学习,其他的东西都是 "学习了却没有学到,因为它没有被保留下来"。
如果我们研究从婴儿期到儿童期再到青年期,分别是1到7岁,7到14岁,14到21岁,我们会发现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主导性的情感。如果我们更细致地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情感的上升、最为强烈和下降的渐进阶段。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教育的关键,找到每个时期所需的食物种类,以及如何把它们做得美味可口、看起来有吸引力。如果不了解心智成长的这些循序阶段,我们就无法明智地确定各年龄段的教育主题。
现代教育一直强调,所有的教学必须有一些直接的应用;必须让孩子看到用途;必须让孩子立即就实践运用起来。强调这一点是反对旧的方法,即用知识塞满儿童的头脑,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知识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只是把学习这些知识作为一项在他们看来不合理的任务,只是受了惩罚或奖励的迫使。旧式的学习过程没有考虑唤起任何形式的快乐,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反对推动了现代教育观点的发展。
现在人们普遍接受,儿童必须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才会觉得这对他们有价值,他们要看到其中的用途和目的。这都是事实,我唯一的批评是它狭隘的功利主义解释,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整个发展范围,不仅是单纯属世的乐趣,还有属灵的情感。这造成的倾向是把主要精力局限在对孩子来说显而易见的实际应用上,而忽略了那些由属灵联结产生的更深层次的乐趣。我们不应该忽视积攒“余留”[见第2.5章],这些“余留”与纯粹的功利目的无关,而是更深入地触及儿童的内在状态。
如果我们要真正满足儿童在任何年龄段的需要,就必须了解儿童的这些内在状态,因为这是主眼中儿童成长的最重要目的。他们所有的外部兴趣只是建立其内在生命的手段。
孩子的好与坏不是天生的
有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们天生都是善良的。他们认为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发展,儿童就会发展出良好的品质,克服邪恶。这种立场是对人性完全堕落的旧观念的否定,但它并没有表达出真相,因为儿童所具有的良善的本性并不比他们邪恶的本性更多,他们也不会自发地发展出良善。唯一能引导儿童趋善避恶的路径是积累来自天使的对其内心状态的影响。
将教育实践建立在儿童天生善良的观点上,可能会造成不经意的伤害。自我依赖和自傲可能会导致对他人和长辈的蔑视。对长辈的指导产生抵触态度。这就关闭了心智内层,难以接受来自天使的流注,阻碍了主设计的培养孩子良善的手段。
适合每个发展阶段的情感
在孩子心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真正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孩子对天堂影响的接受,最大限度地接收对来自同在的天使的流注,适合他们各个发展阶段的情感,而不是复制纯属于成年人的情感。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第一,适合天使带给每个年龄段儿童的正常的美善的情感;第二,让儿童自己发现这些情感,感受到这些情感就像是发自内心的,从而努力保留这些情感,并在遇到自私的快乐时有意识的回到良善的情感。这意味着我们承认教育是一个当下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为孩子长大后的生活做准备。他们必须活在当下,随着生活而成长。所有教育必须适合儿童现在的生活,而不是为我们强加给他们的将来成年后的生活。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人类的成长过程是这样的,他们必须经过从婴儿期到儿童期再到青年期的成长,才能达到成年。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必要的,对人性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和永恒价值,这是主所预见到并步步提供的。
婴儿期、童年和青年期都有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对人类来说具有普遍性。不同民族、种族和个人之间可能有无限的差异:一个人可能比另一个人进步更快;一个人可能在某个阶段滞后,另一阶段迅速;在性情和气质、背景环境等各方面可能有千百万种差异。但是,尽管存在所有这些差异,全世界上的人的每一步成长有其统一性,堪称神奇。只要观察一下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教育和环境背景完全不同的儿童,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相似。他们以同样的方式玩耍,做同样的事情。这真是令人惊讶!
心理发展的每一步都在提供具有持久价值的东西。主预见了未来,在人还没有完全成熟以前,他以各种方式为这些未来的事物打下了基础。在祂的眼中,没有什么是微不足道或无足轻重的。如果我们要与主合作,就必须了解婴儿、童年和青年期特征的细节,对我们来说都是重要的。
De Charms, G. (主讲人) (1963, May 2).自然学习的哲学[音频文件]。取自http://newchurchaudio.org/event.php?event=23135
引自《属天的奥秘》关于天使与儿童同在和儿童学习能力的内容
AC 39823
即使是儿童和普通人也可以愉快地阅读圣言——目的是当这些人以历史意义为乐时,与他们同在的天使能进入内在意义的圣洁中;因为内在意义适合于天使的聪明,而外在意义适合于[世人]的聪明。这样,人就与天使相联系了,尽管他们没有直接意识到这一点。
AC 1895
人情感的程度和品质决定了在他里面所发展的理性的程度和品质。知识和认知本身无非是死物,是工具和辅助因素,情感的生命赋予知识生命。这就是每个人的理性人被孕育的方式。
2.10 教师的工作
在教育工作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应清楚课程中每个科目的贡献。为什么我们要教这个而不是那个?除非我们所教的一切都有助于实现针对各年龄段的基本目标和目的,否则有什么用呢?
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目的是通过考试进入下一个年级,初中满足高中的要求,并从高中开始满足大学的要求,每个科目都是相对应而确定的。这其实是不够的。
假设高中和大学对孩子的要求,是与他们当时真正必须拥有的东西是不匹配的。假设为了满足高中或大学的要求,我们往往不得不为小孩子做一些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并不是最好的事情。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出来反对这种由高年级强加给低年级的,导致教学目标不符合儿童真正最佳利益的状况。
对课程的研究
如果我们不打算走那条路,那么必须有一些其它的目标,确实是建立在我们清楚地看到和理解的基础上。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研究课程表上的每一个科目,并确定为什么设置,为什么应该在某个年龄段教它,它与我们正在教的其他课程有什么联系,这个科目能做出的具体贡献是什么,是其它科目不能做到的。我向你保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并在我们自己的脑海中清楚地定义它们,并不容易。然而,只有在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教育体系,而不是仅仅遵循习俗或其他人的做法。
我们必须逐年、逐月、逐周、逐日地安排课程。我们必须能满足儿童在进步中出现的各种状态。我们应该研究人的心智,了解其在心理成长的每个阶段的特点,并了解一个阶段与下一个阶段的关系,特别是那些所有儿童都相同的普遍性事物。有一些属于每个年龄段的天然的情感、兴趣、乐趣,这些都是年龄本身所固有的。如果我们了解这些东西及其在以后生活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接近了解每个阶段所要教导的基本内容,从而了解我们如何能够最好地配合主的工作。
正是沿着这些思路,我们一直在新教会学校里竭力尝试。我们与其他学校课程的差异,特别是在已经制定的小学课程中看得到的差异,代表了朝着这个方向的初步尝试,从遵循新教会教义的角度衡量我们所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