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 !服务热线:13031752881 简体 | 繁體
Logo
网站首页 著作简介 文章中心 视频资料
音频资料 图片资料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属天的奥秘 >> 详细信息

创世记(3323—3324)

发布时间:2022-11-24  阅读:664次

3323.创世记25:31-33.雅各说,你如今日那样把长子的名分卖给我吧。以扫说,看哪,我快要死了,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雅各说,你如今日那样向我起誓吧;以扫就向他起誓,把长子的名分卖给了雅各。

“雅各说”表示真理的教义;“你如今日那样把长子的名分卖给我吧”表示暂时真理的教义看似优先,或更重要;“以扫说,看哪,我快要死了”表示之后他(即属世层的良善)会复活;“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表示这时良善不需要优先;“雅各说”表示真理的教义;“你如今日那样向我起誓吧;以扫就向他起誓”表示确认;“把长子的名分卖给了雅各”表示在此期间,优先权被让与(真理的教义),或说良善让出优先权。

3324.“雅各说”表示真理的教义。这从“雅各”的代表清楚可知,“雅各”是指属世真理的教义(3305节),或也可说,是指那些处于真理教义的人。这几节直到本章末尾论述了优先权,即:这种优先权是属于真理,还是属于良善?换句话说,是属于真理的教义,还是属于良善的生活?或也可说,是属于信,只要这信是教义的真理,还是属于仁,只要这仁是生活的良善?当一个人基于属世感知得出结论时,他就会以为信只要是教义真理,就优先于只要是生活良善的仁。这是因为他能感知到教义的真理是如何进入的,却感知不到生活的良善是如何进入的。事实上,前者,即真理,沿着一条外在途径,也就是感官途径进入;而后者,即良善,沿着一条内在途径进入。另外,他以为信是优先的,还因为他只知道既然真理教导什么是良善,那么它就先于良善而存在,又因为人的改造是通过真理并照着真理实现的;事实上,他在良善上被完善,只到真理与这良善结合的程度,这意味着良善通过真理被完善。甚至一个更大的原因是,人能知道真理,也能基于真理思考和说话,并且似乎充满热情地如此行,即便同时他并未处于良善;他甚至相信真理会拯救他,或说出于真理而对拯救很有信心。这些和其它许多考虑使人在出于感官和属世人判断问题时,以为构成信的真理在从仁流出的良善之前到来,或说这真理比这良善更重要。但这一切观念都是基于幻想或谬误的推理,因为它们都是感官和属世人所看到的东西。

良善本身,即生活的良善,是优先的。生活的良善是播种真理的土地本身;这土地的性质决定了种子,也就是信之真理如何被接受。真理的确能先被储存在记忆中,就像种子在粮仓里,或谷粒在小鸟的食道中;但它们不会成为这个人的一部分,除非这土地预备好了。土地如何,也就是良善如何,它们的生长和结实就如何,或说土地,即良善的品质就决定了它们如何生长并结出果实。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前面多个地方的说明。此处将引用这些内容,好让人们知道什么是良善,什么是真理,优先权属于良善,不属于真理。

人们为什么对良善与真理之间的区别没有清晰的概念(2507节)。良善沿着一条不为人知的内在途径流入,而真理通过一条为人所知的外在途径而被获得(3030, 3098节)。真理是接受良善的器皿(1496, 1832, 1900, 2063, 2261, 2269, 3068, 3318节)。良善承认自己的真理,能与它结合(3101, 3102, 3179节)。要作出最精细地检查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虚假与良善结合,真理与邪恶结合(3033, 3101, 3102节)。良善为自己创造真理,以便与它结合,因为良善只承认与它一致的真理(3161节)。真理只是良善的产物(2434节)。真理是良善的形式(3049节)。

真理在自己里面拥有良善的形像,在良善里面拥有它所源于的自己的样式(3180节)。真理的种子就植根于源于仁爱的良善(880节)。信若不在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爱和仁里面,就决不能存在(379, 389, 654, 724, 1608, 2343, 2349节)。人能从爱和仁注视构成信之教义的真理,但反过来不行;从信而非爱和仁去看,就是在人的自我后面看,并向后转(2454节)。真理照着一个人所拥有的良善,因而照着存在于一个人里面的纯真和仁爱的状态而活过来,或说被赋予生命(1776, 3111节)。信之真理只能被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接受(2343, 2349节)。那些没有仁爱的人不能承认主,因而不能承认任何信之真理;如果他们公开表明这种承认,那也是缺乏内在之物的某种外在之物,或是某种虚伪的产物(2354节)。没有仁,就没有信(654, 1162, 1176, 2429节)。智慧、聪明和记忆知识都是仁爱之子(1226节)。天使因拥有爱而拥有聪明和智慧(2500, 2572节)。

天使的生活在于仁之良善,天使是仁爱的形式(454, 553节)。对主之爱是主的“样式”,对邻之仁是主的“形像”(1013节)。天使通过对主之爱感知涉及信的一切(202节)。唯独爱和情感拥有生命,或说是活着的(1589节)。那些拥有相爱或仁爱的人拥有主的生命(1799, 1803节)。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就是天堂本身(1802, 1824, 2057, 2130-2131节)。主的同在取决于爱和仁的状态,或说人里面爱和仁的状态决定了主与人同在的程度(904节)。十诫的一切诫命和信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仁爱中(1121, 1798节)。除非人拥有仁爱,否则信之教义的知识毫无效果,因为教义视仁爱为自己的目的(2049, 2116节)。除非一个人处于良善,否则对真理的承认,因而信仰是不可能存在的(2261节)。敬拜的神圣取决于植入仁爱的信之真理的质和量(2190节)。

得救不是因信,而是因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2228, 2261节)。天国属于那些拥有仁之信的人(1608节)。在天堂,所有人都从仁和由此衍生的信而被看待(1258节)。若不通过发自内心意愿良善,没有人被允许进入天堂(2401节)。那些拥有信的人会得救,前提是他们的信包含良善(2261, 2442节)。信若没有植入生活的良善,在来世就会完全消亡(2228节)。如果纯思维的信能拯救人,那么所有人都会被带入天堂;但正因他们的生活阻止他们,所以有些人不能得救,或被带入天堂(2363节)。那些坚持唯信得救观念的人因这种观念的虚假而玷污了真理(2383, 2385节)。信的果子是善行,善行就是仁爱,仁爱就是对主之爱,对主之爱就是主(1873节)。信的果子是源于爱和仁的良善的果子(3146节)。

被称为得救之信的信靠或信心只能存在于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里面(2982节)。良善是真理的生命(1589节)。什么时候可以说真理活过来了,或获得了生命(1928节)。良善从主流入各种真理;但最重要的是,它们应是纯正的真理(2531节)。从主流入的良善和真理的量取决于邪恶和虚假被移除的程度(2411, 3142, 3147节)。只要人受邪恶影响,良善就无法流入真理(2388节)。真理不是真理,直到它被良善接受(2429节)。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中(2173, 2508节)。对良善的情感构成生活,对真理的情感为生活而存在(2455节)。真理通向良善,从良善发出,或来源于良善(2063节)。

(神性)流注把真理从属世人中召唤出来,提升它,并把它植入理性人中的良善(3085, 3086节)。当真理与良善结合时,真理就变成人自己的(3108节)。为叫真理可以与良善结合,理解力和意愿必须同意;当意愿同意时,结合就会发生(3157, 3158节)。理性心智通过知识或认知获得真理;当真理与良善结合时,真理就变成人自己的;这时,它们属于意愿,为生活而存在,或说以生活为目的(3161节)。真理被引入并与良善结合不是立时的,而是贯穿一生及以后(3200节)。正如光没有热什么都不产生,信之真理没有爱之良善同样什么都不产生(3146节)。没有良善的真理的观念是何性质,它的光在来世是何性质(2388节)。分离之信就像冬光,而源于仁的信就像春光(2231节)。那些在行为中将构成信的真理与仁分离的人不能拥有良心(1076, 1077节)。人们将信与仁分离,并声称信拯救人的原因(2231节)。

在人重生期间,主将良善注入他里面的真理(2063, 2189节)。人不是通过真理,而是通过良善重生的,或说使人重生的,不是真理,而是良善(989, 2063, 2189, 2697节)。在人重生期间,主来迎接他,并使他里面的真理充满仁之良善(2063节)。那些过着良善生活,但没有信之真理的人,如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和小孩子,在来世接受信之真理,并经历重生(989节);关于外邦人或非基督徒(932, 1032, 2049, 2284, 2589-2604节);关于小孩子(2290-2293, 2302-2304节)。人通过对真理的情感重生;当一个人重生时,他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行事(1904节)。在一个正在重生的人里面,种子只能扎根于良善(880, 989节)。一个重生之人所拥有的光是从仁,而非信发出的(854节)。同样的真理对这个人来说的确是真理,对那个人来说不怎么是真理,而对有些人来说甚至是虚假;这种变化取决于他们各自的生活良善(2439节)。小孩子的良善,无知者的良善和聪明人的良善之间的区别(2280节)。谁能进入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并获得信,谁不能(2689节)。

教会不存在,或不是一个教会,除非教义的真理被植入生活的良善(3310节)。构成教会的,不是教义,而是仁爱(809, 916, 1798, 1799, 1834, 1844节)。教会的教义什么都不是,除非它的成员照之生活(1515节)。信之教义是仁之教义(2571节)。教会靠仁存在,而不是靠分离之信存在(916节)。谁都能从仁爱知道自己是否有敬拜的内在(1102, 1151, 1153节)。就真理而言,遍布全世界的主的教会各不相同,但它通过仁爱而为一,或仁爱把它连成一体(3267节)。如果所有人都拥有仁爱,那么教会将是一个教会,即便教会成员在宗教仪式和教义上各不相同(809, 1285, 1316, 1798, 1799, 1834, 1844节)。如果所有人都视仁,而非信为教会的本质,或最重要的元素,那么教会就会从多个变成一个教会(2982节)。教义有两种,即:仁之教义和信之教义;古教会拥有仁之教义,但如今这些教义是遗失的事物或知识之一(2417节)。

那些没有仁之教义的人对真理何等无知(2435节)。而如今,信却被视为教会的本质,人们甚至看不见,或不留意主那么多次论到爱和仁所说的话(1017, 2371节)。良善作为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表现,高过并优先于构成信的真理,而不是反过来(363, 364节)。


返回顶部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