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 !服务热线:13031752881 简体 | 繁體
Logo
网站首页 著作简介 文章中心 视频资料
音频资料 图片资料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属天的奥秘 >> 详细信息

创世记(3680—3688)

发布时间:2022-11-24  阅读:594次
 

3680.“而且打发他往巴旦亚兰去”表(属世层)通过对那良善的认知而显现的开始。这从“打发他”和“巴旦亚兰”的含义清楚可知:“打发他”是指显现的开始(3674节);“巴旦亚兰”是指对真理的认知(3664节)。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对良善的认知,是因为一切真理都是对良善的认知。没有扎根于良善或不视良善为目的的真理并非真理。只要注目于教义,它们就被称为对真理的认知。

3681.“从那里娶妻”表从而经由真理情感的结合。这从“妻”的含义清楚可知,“妻”是指对真理的情感(1468, 2517, 3236节)。“娶妻”是指经由那情感而联结。

3682.“并见祝福的时候嘱咐他说”表反思和由此而来的直觉,以便结合可以实现。这从“祝福”和“嘱咐说”的含义清楚可知:“祝福”是指结合(3504, 3514, 3530, 3565, 3584节) ;“嘱咐说”是指反思和由此而来的直觉(3661节)。

3683.“不要娶迦南的女子为妻”表它不可与对虚假并邪恶的情感结合。这从“娶妻”和“迦南女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娶妻”是指产生联系或联结;“迦南女子”是指对虚假和邪恶的情感(参看3662节)。

3684.“而雅各听从父母的话”表顺从和情感。这从“听从”的含义清楚可知,“听从”或听某人的话是指顺从(2542节)。听从父母的话表示出于情感的顺从。

3685.“往巴旦亚兰去了”表装备对那良善与真理的认知。这从“去”或“起程”的含义清楚可知,“去”或“起程”是指生活的次序和模式(参看1293, 3335节),因此,在此指按照次序装备,也就是装备对“巴旦亚兰”所表示的那良善与真理的认知(参看3664, 3675节)。

3686.“以扫就看出迦南的女子在他父亲以撒眼中为恶”表主预见并规定,此前与属世良善结合的真理情感不会有助于结合。这从“看出”、“迦南的女子”和“在他父亲以撒眼中为恶”的含义,以及“以扫”的代表清楚可知:“看出”是指预见并规定(参看2837, 2839节);“以扫”是指主的属世层的神性良善,如前所述;“迦南的女子”,就是此处赫人的女子,是指对来自非纯正源头的真理的情感(3470, 3620, 3621, 3622节);“在他父亲以撒眼中为恶”是指无助于结合,也就是无助于通过“以扫”所代表的属世层良善与“以撒”所代表的理性层良善结合。由此明显可知,这些话表示主预见并规定,对那真理的情感因来自非纯正的源头,故不会有助于结合。此中情形从26章和27章的解读可以看出来,26章(34,35节)论述的主题是以扫娶为妻子的赫人的女子;27章(46节)论述的主题则是雅各被嘱咐不要娶迦南(即赫人)的女子。之所以“迦南的女子”在此表示对来自非纯正源头的真理的情感,而前面“迦南的女子”表示对虚假与邪恶的情感(3662, 3683节),是因为迦南地的赫人属于外邦人当中的教会,不像那地的其它民族,如 迦南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那样如此处于虚假与邪恶。这也是为何赫人代表主在外邦人当中的属灵教会(2913, 2986节)。

大洪水前属天的上古教会就位于迦南地(参看567节);大洪水后的古教会也在那地,此外还在许多其它国家(1238, 2385节)。那地的所有民族,以及那里所有的地区与河流由此逐渐变成代表。因为属天的上古之人藉着他们所看到的一切物体感知诸如属于主国度的那类事物(920, 1409, 2896, 2897, 2995节),因而也藉着那地的地区与河流去感知。

他们的时代过后,这些代表幸存于古教会,包括那里地方的代表。此外,古教会的圣言(2897-2899节)也包含地名,这些地名由于同样的原因也是代表;他们的时代之后的圣言,也就是所谓的摩西和先知,也包含它们。这就是为何亚伯拉罕被吩咐到那里去,并向他应许,他的后裔必得着那地。作出这样的应许不是因为他们比其它民族更好,相反,他们是最坏的(1167, 3373节)。作出这样的应许是为了代表性教会可以通过他们得以建立,在代表性教会中,注意力不要投向那些人或地方本身,而要投向所代表的真实事物(3670节);因此,这也是为了上古教会和古教会所用的名字能保存下来。

3687.“以扫便去了以实玛利那里,又娶了玛哈拉为妻,她是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女儿”表这良善与来自一个神性源头的真理结合。这从“以扫”和“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代表清楚可知:“以扫”是指属世层的良善,如前所述;“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是指来自一个神性源头的真理。以实玛利代表主的属灵教会,因而代表真理(1949-1951, 2078, 2691, 2699, 3268节),亚伯拉罕代表被称为父的主之神性(参看2010, 3251, 3439节)。因此,“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女儿玛哈拉”表示来自一个神性源头的真理。“娶为妻”表示产生联系或联结,这是显而易见的。由此明显可知,“以扫便去了以实玛利那里,又娶了玛哈拉为妻,她是亚伯拉罕儿子以实玛利的女儿”表这良善与来自一个神性源头的真理结合。

3688.“尼拜约的妹子,在他二妻之外(娶)为妻”表对更为内在的属天真理的情感。 这从“妹子”、“妻”或“赫人的女子”和“(娶)为妻”的含义,以及“尼拜约”的代表清楚可知:“妹子”是指智性真理或理性真理(参看1495, 2508, 2524, 2556, 3386节);“尼拜约”是指构成属灵教会的良善(3268节),因此“尼拜约的妹子”表示对属天真理的情感,或也可说,对属灵良善的情感;“妻”或“赫人的女子”是指对来自非纯正源头的真理的情感(3470, 3620-3622, 3686节); “(娶)为妻”是指产生联系或联结。从所有这些含义明显可知,这些话连同它们之前的话,表示“以扫”所代表的良善与来自一个神性源头的真理,因而与对更为内在的属天真理的情感联结起来。

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已被阐述出来,但它们具有这样的性质:只要这个主题最一般的方面依旧未知,它们就很难被理解。另外,当今世界对这类事物没有任何兴趣,它关心的是尘世之物,而非天堂之物。原因如他们所宣称的,他们看到并认识尘世之物,但看不到、也不认识天堂之物。不过,由于包含在圣言内义中的事物不仅要被揭开,还要被解释出来,所以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以扫所代表的良善真理和雅各所代表的真理良善是什么意思;同时说明这一事实:在一个人重生之前,真理的良善相对于良善的真理来说,是颠倒的;而在他重生之后,它们就联结起来;从而说明目前所阐述的这些事。

我们以能重生的那类人为例,因为主预见他能重生,并且祂因预见到这一点,故也为此作准备。一开始,他还是个小孩子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对邻舍的仁爱行为,因为他尚不知道何为仁爱,也不知道何为邻舍。结果,他因从圣言知道要周济穷人,并且凡周济穷人的,在天堂都会有赏赐,于是便向乞丐行善,胜过向其他人行善,因为他以为这些人就是圣言中所指的穷人。他没有考虑到这一事实:在街上行乞的人绝大部分过着无神、甚至罪恶的生活,他们蔑视与神性敬拜有关的一切,放任自己彻底闲散和懒惰。尽管如此,人若处在重生的第一个阶段,就会全心全意地帮助这些人。这些善行就是源于外在真理的良善,他的重生就始于这些良善。更为内在的良善真理因此流入这些行为,照着孩子所知道的认知而塑造这些行为。

但后来,他变得更加明智,就想向他认为穷乏困苦的所有人行善,但仍不将这类人当中的虔诚人和不虔诚的人区别开来。他以为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地作为邻舍来看待。不过,当在这些问题上变得日益明智时,他就会加以区分,只向诚实善良人提供帮助。因为他知道,给恶人提供帮助就会伤害许多人,恶人会因他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而得着机会去害人。最后,他在重生时,就仅仅向善良的虔诚人行善。因为这时,他不是被他行善的对象所打动,而是被此人所具有的良善本身所打动。由于主存在于一切良善和虔诚中,因此他通过对良善的情感见证对主的爱。当此人处于这种仁爱时,他就重生了。

由此明显可知,相对于这种状态,他以前的状态是颠倒的。也就是说,他以之为良善的,其实并不是良善。然而,在重生之初,他仍必须行他以之为良善,其实并非良善的那类良善,因为那时,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仅止于此,并且除了他实际知道的真理外,仁爱的内层良善无法流入任何其它真理。由此也明显可知,内层良善一直存在并塑造它,并且这良善无法显现,除非此人凭借认知在良善与真理的性质上逐渐变得明智。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清楚可知“雅各”在此所代表的真理良善,以及“以扫”所代表的良善真理分别是什么意思;并且一开始,这些是颠倒的,但后来联结起来了。


返回顶部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