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 !服务热线:13031752881 简体 | 繁體
Logo
网站首页 著作简介 文章中心 视频资料
音频资料 图片资料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属天的奥秘 >> 详细信息

创世记(4844)下

发布时间:2022-11-19  阅读:739次
 

“寡妇”在正面意义上表示那些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但仍渴望被良善引导的人;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寡妇”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耶和华为受欺压的伸冤;赐食物与饥饿的;耶和华释放被囚的;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耶和华喜爱义人;耶和华保护寄居的,扶持孤儿和寡妇。(诗篇146:7-9)

就内义而言,这论及那些被主教导真理,引向良善的人。不过,他们当中有的被称为“受欺压的”,有的被称为“饥饿的”,而有的被称为“被囚的”、瞎子”、“被压下的人”、“寄居的”、“孤儿和寡妇”,每个名称都取决于他们的品质。若不凭内义,没有人知道各自的具体性质是什么。古教会的教义则教导了这一切。在此处如在许多其它地方一样,“寄居的”、“孤儿和寡妇”联在一起被提及,因为“寄居的”表示那些希望在信之真理上得到教导的人(1463, 4444节),“孤儿”表示那些处于没有真理的良善,并渴望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的人,“寡妇”表示那些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并渴望通过良善被引向真理的人。在圣言中,无论此处还是别处,这三者都联在一起被提及,因为就内义而言,他们构成一类;事实上,这三者合在一起表示那些希望得到教导并被引向良善与真理的人。

又:

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诗篇 68:5)

“孤儿”表示那些像小孩子那样处于纯真的良善,但尚未处于真理的人,经上说他们的父亲是主,因为主像父亲那样引导他们,通过真理把他们引入良善,也就是说,引入构成生活或智慧的良善。“寡妇”表示那些像成年人那样处于真理,但尚未处于良善的人,经上说他们的伸冤者是主,因为祂引导他们,通过良善把他们引入真理,也就是说,引入聪明的真理。“伸冤者”(judge)表示引导者。“孤儿”所表示的没有真理的良善通过真理的教义变成智慧的良善;“寡妇”所表示的没有良善的真理通过良善的生活变成聪明的真理。

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设立不义之律例的,为要屈枉穷乏人,夺去我民中困苦人的理,以寡妇当作掳物,以孤儿当作掠物。(以赛亚书10:1-2)

此处“穷乏人”、“困苦人”、“寡妇”和“孤儿”并非表示字面上如此的那些人,而表示灵性上如此的那些人。由于在犹太教会,如在古教会那样,一切事物都是代表,所以向孤儿和寡妇行善也是代表;因为向这些人行善在天堂就代表对那些灵义上的孤儿、寡妇的仁爱。

耶利米书:

你们要施行公平和公义,拯救被抢夺的脱离欺压人的手;不可亏负寄居的和孤儿寡妇,不可以强暴待他们,在这地方也不可流无辜人的血。(耶利米书22:3)

此处“寄居的和孤儿寡妇”也表示那些灵性上如此的人。因为在灵界或天堂,他们不知道寄居的和孤儿寡妇是谁;事实上,那些在世时处于这种境况的人在那里不是这样;因此,当世人读到这些话时,天使照其灵义或内义来理解它们。

在以西结书同样如此:

看哪!以色列的首领各逞其膀臂,在你中间流人之血。在你中间有轻慢父母的,在你中间有欺压寄居的,在你中间有亏负孤儿寡妇的。(以西结书22:6-7)

还有玛拉基书:

我必临近你们,施行审判。我必速速作见证,警戒行邪术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玛拉基书3:5)

摩西五经:

不可亏负寄居的,也不可欺压他。不可苦待寡妇和孤儿。若是苦待他们一点,他们向我一哀求,我总要听他们的哀声,并要发烈怒,用剑杀你们,使你们的妻子为寡妇,儿女为孤儿。(出埃及记22:21-24)

这条戒律,和犹太教会中的其它所有戒律、典章、律例一样,都是代表。犹太教会成员就被束缚在外在事物上,好叫他们遵守这条戒律,以此代表仁爱的内在事物,尽管他们自己没有丝毫仁爱,并非出于内在情感如此行。内在是从教导那些无知之人以真理,通过真理把他们引向良善,通过良善把那些有知识的人引向真理的情感流出的。犹太教会成员若如此行,就是向灵义上的寄居的、寡妇和孤儿行善。然而,为叫外在能为代表的缘故保留下来,向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屈枉正直的就在巴路山受咒诅者之列(申命记27:19)。“屈枉正直”表示行相反的事,也就是通过教导和生活引向虚假和邪恶。由于夺走别人的良善与真理,把它们归给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就包括在受咒诅者之列,故主说:

你们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马太福音23:14;路加福音20:47)

“侵吞寡妇的家产”表示从那些渴慕真理的人那里夺走真理,并教导他们虚假。

在田间遗漏的一捆,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申命记24:19-22)同样是代表。每逢三年,就是十分取一之年,取完了一切土产的十分之一,要分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使他们在城中可以吃得饱足(申命记26:12)也是代表。唯独主教导人并将他引向良善与真理,故经上在耶利米书中说:

你撇下孤儿,我必使他们存活;寡妇可以倚靠我。(耶利米书49:11)

摩西五经:

耶和华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赐给他衣食。(申命记10:18)

“食”表示爱之良善(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节);“衣”表示信之真理(4545, 4763节)。

关于以利亚的记载,即:当那地因没有下雨而有饥荒时,他被打发到撒勒法的一个寡妇那里,求她拿点饼来,她先为他做饼并给了他,然后为她自己和她儿子做饼,缸里的面果然没有用完,瓶里的油也不缺短(列王纪上17:1-16节),和有关以利亚并总体上圣言里所有人的其它一切记载一样,都是代表。那地因没有雨而出现的饥荒代表在教会中真理的荒废(参看1460, 3364节);撒勒法的寡妇代表那些教会之外渴慕真理的人;她先为以利亚所做的饼代表对主之爱的良善(2177节),她出于这一点点良善而拥有主,爱祂胜过自己和她儿子;缸里的面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2177节),瓶里的油表示仁与爱(886, 3728, 4582节);以利亚代表圣言,这类事通过圣言成就(参看2762节)。

主在路加福音中的话在内义上也所表相同:

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日子,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她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守寡的妇人那里去。(路加福音4:24-26)

也就是说,他奉差到那些在教会之外渴慕真理的人那里去。但是,在已荒废的教会中,以利亚未奉差所去往的寡妇是指那些因未处于良善而未处于真理的人;因为哪里没有良善,哪里就没有真理。无论在这些人当中,真理外表看上去多么像真理,仍旧如同没有内核的外壳。

“寡妇”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那些处于这种真理的人,以及那些陷入虚假的人,如在以赛亚书:

耶和华一日之间必从以色列中剪除头与尾,棕枝与灯草;长老和体面人就是头,以谎言教人的先知就是尾。所以,主必不喜悦他们的少年人,也不怜恤他们的孤儿寡妇。(以赛亚书9:14-15,17)

耶利米书:

我在这地的城门口用簸箕簸了我的百姓;,使他们丧掉儿女。我毁灭我的人民,他们仍不转离他们的道。他们的寡妇在我面前比海沙更多。我使灭命的午间来,攻击少年人的母亲。生过七子的妇人力衰气绝,尚在白昼,日头忽落。(耶利米书15:7-9)

又:

我们的产业归与外邦人;我们的房屋归与外邦人。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耶利米哀歌5:2-3)

由于“寡妇”表示那些因未处于良善而未处于真理的人,故对教会,甚至对那些陷入源于邪恶的虚假的教会来说,被称为寡妇是一种耻辱,如启示录:

她心里说,我坐着作皇后,并不是寡妇,决不会看见悲哀。为此,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启示录18:7-8)

这论及巴比伦。以赛亚书中的话同样论及巴比伦:

你这专好宴乐、安然居住的,现在当听这话。你心中说,惟有我,没有人比得上我;我必不至寡居,也不遭丧子之事。哪知丧子、寡居这两样祸事在一日转眼之间必临到你。(以赛亚书47:8-9)

由此明显可知,就圣言的内义而言,何谓“寡妇”。由于寡妇代表并因此表示没有教会良善的教会真理(因妻子表示真理,丈夫表示良善),所以在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是代表的古代教会,祭司严禁娶非祭司寡妇的寡妇,如摩西五经上记着说:

大祭司要娶处女为妻。寡妇或是被休的妇人,或是被污辱的、做妓女的,他都不可娶;只可娶本民中的处女为妻。(利未记21:13-14)

在以西结书,经上论到新殿和新祭司职分:

祭司利未人不可娶寡妇和被休的妇人为妻;只可娶以色列家之种中的处女,或娶为祭司寡妇的寡妇。(以西结书44:22)

因为他们要娶的“处女”代表并因此表示对真理的情感,“祭司的寡妇”代表并表示对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情感,因为“祭司”在代表意义上是指教会的良善。因此,作为祭司的女儿,并且没有子女的寡妇也可以吃供物或圣物(利未记22:12,13)

属古教会的人从教会的教义知道“寡妇”的这种含义;因为他们的教义是爱与仁的教义,包含无数如今被完全抹除的事物。他们从这些教义知道要行哪种仁爱,或对邻舍应尽什么样的义务,因而知道谁是所谓的寡妇,谁是孤儿,谁是寄居的,等等。他们从有关真理的宗教知识和记忆知识那里洞察并知道他们教会的宗教仪式代表并表示什么。他们当中有学问的人知道地上和尘世的事物代表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整个自然界是代表天国的一个舞台(2758, 2989, 2999, 3483节)。这种知识将他们的心智提升到天上的事物,而他们的教义则引领通向生命的道路。但教会从仁转向信,尤其将信与仁分离,认为没有仁及其行为的信使人得救之后,人的心智再也不能通过宗教知识被提升到天上的事物,也不能通过教会教义被引向生命。事实上,这种衰落是如此之大,以致最后几乎没有人相信死后生命的存在,也几乎没有人知道天堂的任何事。人们根本不相信并未显现在文字中的圣言灵义存在。人们的心智以这种方式被关闭了。


返回顶部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