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班
这一课有许多好的话题可以讨论,如更高理性的性质,亚伯拉罕对婚姻和敬拜的错误认识,主允许错误的观念以维护良善的意图,以及献祭的真正含义。
我们要记住,我们在童年时期发展的由以实玛利所代表的第一个理性,即所谓的“自然理性”,是基于自然知识(埃及使女夏甲代表对记忆知识的情感)、感官经验和事物表象的理性。这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我们终其一生所必需的能力,因为我们必须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中实际地生活。以实玛利虽然被逐出了圣地,却也成为了大国之父。
以撒代表更高的或属灵的理性,它考虑主和属灵的事物,并认识到表象可能与真理相反。以撒出生的时候,尽管亚伯拉罕已经一百岁了,但他又活了七十五年。可见以撒要完全继承产业,还要等候许久。属灵理性的发展是缓慢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必须与童年的天真和信赖密切联系起来。当年轻人开始发展属灵的理性时,其早期相信和好奇的状态需要得到保护,那是主储存在他们里面的“余留”。对于每一个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孩子,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候,他会感受到今天故事中所描述的试探,即放弃他新发现的属灵理性,以免影响他的童年信仰。在我们周围的教会里,有许多谨慎的年轻人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有些教会鼓励这样做,声称有些“奥秘”不需要我们理解,我们必须“凭信心”接受。还有一些教会宣扬“只要你行得好,信什么并不重要”的理念,放弃对属灵事物的真正思考,只追求外在的善行,以一种更容易和更不负责任的方式“牺牲以撒”(*sacrifice Isaac,即献以撒为祭)。
在字面含义上,这个简短的故事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经上说:“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在新教会里,我们知道神从不试探人,所有试探都来自地狱,是由我们禀性中或环境中的恶导致的,或是由我们自己的罪造成的。我们也知道,主从不允许我们遇见试探,除非祂看到我们能够在祂的帮助下抵挡它,如果我们愿意的话(见林前10:13)。祂总是给我们免除其他的试探。在这方面,请阅读本章末尾的著作节选。
但我们都倾向于将所有的患难归咎于主,即使不是公开的,也是默认的。亚伯拉罕自然也有这种倾向。我们已经看到,他是在古教会最堕落的时候成长起来的。他的头脑中有许多错误的观念。其中之一是认为娶多个妻子是可允许的。因此他接受了夏甲。另一个是认为神是一个嫉妒的神,需要得到安抚。还有一个是认为献自己的孩子为祭是值得称赞的,这是最高的献祭,特别能讨神的喜悦。我们被告知,在我们准备好接受真理之前,主不会摧毁我们的错误观念。请看马太福音12:43-45中的比喻。我们还被告知,主会利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观念,只要它能帮助我们有序地生活,并增进我们对真理的认识。祂对亚伯拉罕就是这样行的。在亚伯拉罕被试探要献以撒为祭的例子上,主允许他这样做,好叫他可以确认自己将主放在生命首位的意图,并被显明这种意图正是主想要的真正的献祭。公羊代表“出自人类的灵性”,这是通过良知发展起来的对主的虔诚。公羊被发现“在他身后”,“双角被扣在稠密的小树丛中”。对亚伯拉罕来说,这种灵性已经“被缠在自然知识中。”(属天的奥秘2831)
一旦我们掌握了故事的总体含义,亚伯拉罕上摩利亚山(后来所罗门的圣殿就建在这座山上)的每一个细节,对我们来说都充满了意义。“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早晨描绘一个新状态的开始,驴描绘我们的自然理性。亚伯拉罕一想到一个新的目标,就立刻付诸行动,开始控制自然的理性能力。这种能力常常反抗我们更高的属灵的意图,但只要我们意志坚定,就能控制它,为它们服务。这个想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实施,因为他带着两个年少的仆人(*新译本作“童仆”),他们描绘已经发展起来的为日常问题服务的理性能力。“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史威登堡说,柴(*Wood,即木头)描绘“行为和公义中的良善”(属天的奥秘2784),劈柴描绘将功德放在这种良善中。将功德放在自己的善行中,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因为只有主本身拥有功德。但是,当他的目的是要献上燔祭,是一种服事主的真正愿望时,它就能起到某种作用。到了能看见山的地方,亚伯拉罕把少年和驴留在那里,把柴放在以撒身上,背上山去。所以,当我们想要将生命奉献给主的时候,一开始我们往往会带着属肉体的想法,甚至带着许多自夸。但如果我们坚持不懈(三天的旅程描绘一个充分发展的状态),山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就会把属肉体的自私的思想和理论抛在脑后,我们新的属灵的思想就会将我们行善的功德背上山去,交给主。然后,当我们认识到,将我们的理性献给主并不表示要放弃它,而是要藉着它找到祝福与满足,这时,整个经历就圆满了。有此认识以后,我们就平安地回到日常生活中,运用我们的自然理性。“于是亚伯拉罕回到他的少年人那里,他们一同起身往别是巴去。”“别是巴”表示“仁与信的教义,它是神圣的,人的理性与它结合”(属天的奥秘2858)。
在《属天的奥秘》2767-2859中,史威登堡从核心的意义上解释了整个故事,它与主的生命有关。他向我们展示了主是如何通过其属人的理性经受试探,直到极致的。在《属天的奥秘》2786中,我们读到:“关于该状态本身......它是主在受试探时所呈现的状态,在此则是祂受到最痛苦和最内在的试探时所呈现的状态。祂为这种状态所做的第一个准备是,祂进入一种平安和天真的状态,祂在自己里面预备了自然人和理性人,以便它们为神圣的理性服务。祂还将公义的功德与之结合,以这种方式提升了自己。”在《属天的奥秘》2795中,我们读到:“当主进入神性本身时,祂不可能受试探,因为神性无限超越一切试探。但祂在人性中可能受到试探。这就是为什么当祂要经历最痛苦和最内在的试探时,祂会与之前的人结合,即与第三节所描述的理性人和自然人结合,此后又与这些分开。”在《属天的奥秘》2816中,有一段有趣的陈述:“根据内在的含义,主的神性引导祂的人性进入最严重的试探中。”当我们祷告“不要让我们遇见试探”时,可以思想这一点。主有能力胜过一切试探,所以祂“引”自己进入试探。我们祷告的形式表明,我们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只要主认为可能,我们就会逃避试探。《属天的奥秘》2819节是对有关试探的整个教义的一个精彩总结。
著作引文
《属天的奥秘》2768:“经上说,‘神试验’,这是根据字面含义说的。在此含义上,试探和许多其他事情都归于神。但根据内在的含义,神不试探任何人,反而在人受试探时一直尽可能地让他脱离试探(或者说只要脱离试探是无害的),并且不断地将受试探的人引入良善中。因为神从来不以任何方式参与试探,而且虽然人们说神允许试探发生,但它却不是按照人对允许的理解,即允许便是同意。除了允许即是愿意,人不能以其他方式理解它。然而,导致甚至引入试探的是人内心的邪恶。它的原因丝毫不在神里面,正如一个人做了恶而受到惩罚时,原因不在国王或法官身上。因为神圣秩序的法则都是良善的法则,故也是真理的法则。脱离神圣秩序法则的人,把自己投入与神圣秩序相反的法则中。这些法则是邪恶与虚假的法则,故也是惩罚与折磨。”
本课问答
P. 亚伯兰的妻子是谁? 撒莱。
P. 他们唯一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以撒。
J. 以撒出生时,亚伯拉罕和撒拉多大了? 亚伯拉罕100岁,撒拉90岁。
J. 亚伯拉罕受了什么试探? 想要献以撒为祭。
J. 他为何认为他应该牺牲以撒? 认为神希望他放弃最宝贵的产业。
I. 主为何任凭他这样想? 为了考验他的信心。
J. 亚伯拉罕被告知要去哪里献祭? 摩利亚山。
J. 后来在摩利亚山上建造了什么? 圣殿。
J. 这段旅程花了多长时间? 三天。
J. 谁与亚伯拉罕及以撒同行? 两个少年人。
J. 他们带了什么? 驴、柴、火、刀。
P. 谁上了山? 亚伯拉罕。
J. 以撒问了什么? 献祭的羊羔在哪里呢?
J. 亚伯拉罕是怎么回答的? 神自己会预备。
P. 主什么时候阻止了亚伯拉罕? 当他拿起刀的时候。
P. 祂是如何阻止他的? 藉着天使。
P. 亚伯拉罕找到了什么来代替以撒? 公羊。
I. 试探真的来自主吗? 不是。
I. 主为何允许我们受试探? 使我们的性格更坚强。
S. 以撒代表什么? 属灵的理性。
S. 今天人们是怎样被试探去牺牲以撒的? 不再对信仰进行思考。
S. 在献祭中用公羊代替以撒是什么意思? 继续使用我们的理性,但要使我们对良善和服务的认识服从主的真理的引导。
|